让我佩服的只有梁湘
53层160米高的深圳国贸大厦1986年落成。著名的“深圳速度”,指的就是它三天一层楼的速度。丁玎鲁力何俊摄
1981年3月,62岁的梁湘来到了年轻的特区,担任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和市长。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已届退休之年的老人会在这里掀起一阵改革旋风。
梁湘被喻为“在深圳真正打开局面的人!”短短5年时间,他顶着一顶顶“大帽子”,取消购物票证、粮票,推行劳动合同制,对劳动合同制工人实行社会劳动保险,成立全国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实行统一的所得税税率……
他宁愿“当掉裤子也要把深大建起来!”他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在一片荒芜的土地竖起了近千幢大楼,“深圳速度”和“一夜城”的神话因此而生。面对“资本主义复辟”的无端指控,梁湘义无反顾:“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要为党立功问心无愧,我什么都不怕,千秋功罪,让后人评说吧!”面对改革路上的重重禁区,梁湘百折不挠:“你们大胆办下去,如果错了,要追究责任,由我来负责!”
梁湘被称作“特区最苦时期最苦的官。”在深圳,他“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刚来时住在铁皮屋里。那时的深圳只有一条200米不到的街,上步就已是郊区,晚上开会看文件只能躲在蚊帐里,因为蚊子太多,来一年他就累得住进医院。”
他对这一片倾注了自己心血的土地抱有深厚的感情。离开的时候,他对干部群众们动情说道:“如果必须生一千次,我愿意生在这个地方;如果必须死一千次,我也愿意死在这个地方!”他提前立下遗嘱,希望死后骨灰能够安放在梧桐山上,“我要面向世界,看到中国的未来!”
■报道回顾
特区改革要敢于破现行体制
“改革是历史的潮流,势不可挡。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改革就更为紧迫。特区在经济上实行比内地更加开放的政策。”
“特区改革应该坚决贯彻胡耀邦同志关于特区的事情要‘新事新办,特事特办’的指示精神,在全国、全省总的部署下,从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有利于特区的兴旺发达,有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有利于特区为国家的四化建设多作贡献的要求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全面而系统地、坚决而有秩序地进行改革。”
“特区的改革,包括财政、金融、税收、劳动工资、物价等,有的要马上着手抓试点,有的要在前段初步改革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向更大的范围铺开。随之而来的上层建筑的改革也要同时进行。总之,我们的改革要破除妨碍特区前进的老框框、老套套、老作风,创立新章法,破掉吃大锅饭的弊端,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搞好特区建设的积极性,把特区的各项工作、各项事业更快地推向前进。”
深圳第一书记梁湘个人简历及照片(图) - candy_wq - candy_wq的个人主页
那个让人血脉贲张的年代
在特区早期输出的这些开拓型官员中,以梁湘的仕途起伏最为波折,至今说来仍令人唏嘘不已。
真正打开深圳经济特区局面的,便是这位性格刚烈坚忍的汉子。1981年3月,已经62岁的梁湘抱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来到深圳担任市委第一书记、市长一职。短短几年时间,物价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融资体制改革……一系列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措施接踵而出,致使外界发出了“深圳要变天”的惊呼。在他手中,深圳科教文体事业也全面开花,办起了《深圳特区报》等八家报刊,以及深圳大学、教育学院、电视大学、各类中专和一批中小学。
“那是一个让人血脉贲张、充满壮志豪情的年代。”上世纪80年代曾在深圳市委任职的李红光回忆说。
1986年对梁湘来说,可谓悲喜两重天,新年伊始,梁湘成为《半月谈》杂志的封面人物,被推举为全国十大新闻人物之一。但仅仅几个月后,梁湘失去了领导职务。他在当年的离职会上说:入党已半个世纪,他“没有虚度年华”。但短短一年过后,他被再次起用,先后担任海南建省筹备组副组长、海南省委副书记、首任省长等职,直至1989年9月14日被撤销职务。
只有真正改革的人才能知道改革的难度,也只有真正改革者才知道什么是对的。归根到底就是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天涯时空』 重提“梁湘同志”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有图)点击:10895 回复:53 作者:老鹰嘴3256 发表日期:2010-2-21 16:17:00 回复
“如果必须死一千次,
我也愿意死在这个地方”
南兆旭
梁湘和香港知名人士交谈。从市委的会议室可以看出当时办公环境的简陋。
南兆旭
1981年2月21日,62岁的梁湘正式走马上任,开始担任深圳市委书记。此后梁湘主政深圳5年,那是深圳最艰难的5年,也是深圳来自上下压力最大的5年,也是深圳积累了一个城市发展基础的5年,在此记录梁湘和这个城市的一些细节,纪念这位已经逝去的老人。
经济学家于光远回忆:特区创建初期,梁湘专程赴京向他请教,他说:可让×××去帮你。梁湘回答说:他不行,我是搞市场经济的,他是搞计划经济的。
建市之初,深圳急需外资,梁湘说:“给第一个蚂蚁尝到甜头,就会引来无数的蚂蚁;如果第一个蚂蚁吃了苦头,其他的蚂蚁就会对特区望而却步。”梁湘因此被称为“蚂蚁市长”。
深圳旅游局局长李小甘回忆:1983年的一个秋夜,他参加一个会议。市文联副主席汤洪泰向梁湘汇报在市委大院竖孺子牛雕像时说,他到市财政局申请经费,一位主管的科长说:在市委大院搞一头牛有什么意思,还要花几万元,买头活牛都不用这么多钱。话音刚落,梁湘火了,他将手往桌上一拍,大声说:怎么这么说话?一点思想水平都没有。他又指着在座的组织部长欧阳杏说:查一查,把这个人给撤了!
梁湘主政深圳期间,文化基础建设的投资额占全市基建投资总额的47%。大剧院、图书馆、科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文化设施都是在此期间酝酿或陆续立项、开工的。
深圳建市第三年,梁湘就决定筹办深圳大学,当时深圳财政收入每年1亿多元,市委决定拨款5000万元建设深大。梁湘说:我们当掉裤子也要建深圳大学。
1985年,梁湘与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光召商定:在深圳建立中国第一个科技工业园。
梁湘主政深圳5年,深圳人均国民收人达到1000美元,为全国第一;国民经济指标超过了前30年的总和,发展速度为全国第一。
1986年5月,梁湘离职,在市委六楼礼堂给深圳的干部做最后的讲话,他说:“我对特区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有感情,如果必须生一千次,我愿意生在这个地方;如果必须死一千次,我也愿意死在这个地方。”
1991年,重病缠身的梁湘回到深圳养病,在荔枝公园散步时被市民认出,有市民让孩子上前叫梁爷爷,给梁湘吃手中的蛋糕。梁湘泪流满面。
1998年12月13日午夜,梁湘在广州去世,享年80岁。
==============================================
我注意到深圳媒体的一种转变,在报道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时,“梁相同志”被提了出来,而不再像以前一样只说市委书记如何如何了。
今天看到这篇文章就是其中的一例,虽然放在了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但是比起:“你发的贴不符合天涯公约,已经被隐藏”之类的话来说,已经算是一种进步。
我注意到,文章没有提到梁湘被罢官,如果不是曾经亲历那段时间,你就会认为,梁湘同志是“光荣退体”的,因为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好官,也许梁湘被罢官也会像彭德怀被罢官一样,N年后才不敏感吧。
中国人多,当官的也多,但是让我佩服的只有梁湘,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像他一样六十多岁了还可以住在铁皮房里,去建起了一座城市,没有人会像他一样被罗列了一串罪名,结果确是什么都没有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