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背影——追忆郑发根支队长
1月17日那个晴朗的日子,是向郑发根支队长作最后告别之时。我无语凝噎,心里只想着:“死者已矣,生者尚存。我只能对你道一声:郑支,一路走好!”。半个月过去了,我心里还不能接受郑支已永远离开我们,但现实是残酷的。我想将郑支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记下,为这位好领导好前辈好战友留下一点文字的纪念。
我记得第一次和你接触是在2005年厦门在思明区老城区开展提高居民疏散逃生能力启动仪式上,当时你还是总队副参谋长,做为总队代表观摩厦门老城区居民疏散逃生演习,你的那一次发言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你代表总队肯定厦门开展提高居民疏散逃生能力做法,并从老城区居民疏散逃生的难点谈起,引经据典,声情并茂,详细讲述了火场逃生要注意的几个基本规律以及自己火灾扑救工作中居民逃生的经验,引人入胜。你那带着浓重的口音抑扬顿挫的声调,至今忆及仍觉在耳边回响。
后来你来厦门支队任职,虽然只有一年零四个月,但你认真、耿直的性格潜移默化地感染了许多下属。你以身作则、生活严谨,工作时一丝不苟,与同志们相处时亲近随和,平易近人,坚持和官兵打成一片,经常和官兵拉家常,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记得你任职后第一次来我们消防培训基地,在和人大内司委和司法局的几个同志座谈时,我也在座,你谈到了要保持一个平常心,就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谈到你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保持了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不因一时的成功和失败而妄自菲薄,无论何时都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我也心有所悟。
注重深入基层,实地调查研究,是你的一贯作风。你每到一个地方,总要挤出时间做一些调查研究。队伍的情况、基层工作的情况,官兵的思想动态,你都尽量地去了解,边了解边思考。通过调查研究,推动了关乎部队及官兵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培训基地由于建设早又受到一些条件限制,很多设置不完善,你过来调研后提出要大刀阔斧对基地进行改造,并马上提交党委会、办公会,研究集训楼培训设施、消防教育馆、训练塔住宿部分、食堂,会议室、健身房都提出增加功能场所,并很快实施,很快除食堂,会议室、健身房其他均已完工。
敢于坚持原则,严格要求自己,是你长期坚持的工作作风。在部队管理问题上,你永远都是零容忍的态度。你常说“干消防,不要想着升官发财,要有吃苦和吃亏的思想准备”, “对待事业、工作任务要做到"三全":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实事求是、刻苦工作、作风朴实、淡泊名利是你对我们这些基层主官的一贯要求。
你在工作时是认真严格,细之又细,记得2012年总队铁军中队现场会和铁军基层指挥员比伍,由于都在我们消防培训基地举行,你那段时间三天两头来现场,检查会场布置,演练过程,对发现不足问题马上纠正,有模糊不清的地方,不停追问,直到弄清楚为止,几个部门交叉职责的地方,你亲自协调明确责任。在你的督促协调下,铁军中队现场会和铁军基层指挥员比伍两大项目都完满完成。
作为一名老党员,你工作勤勤恳恳是出了名的。你不仅上班时一般早到半个小时左右,连出差回来只要还在工作时间,也必到办公室处理公务。我到海沧上班路途远早上要七点半出发,而你就住在支队,每天早饭后也很早去办公室,我经常看到你上班的背影。十八大保卫战期间,你更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全力以赴打赢十八大安保攻坚战,为建设和谐幸福新厦门贡献自己的力量。
背影远去了,但却永远不会消失,因为它已经在我们心中定格。(李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