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康年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2559271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2月12日

履历

发布时间:2011-07-02 10:04:35      发布人: 一米阳光
1860年1月25日生。1889年中举,1892年为进士。1890年入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府。先后任自强书院教习、两湖书院史学斋分教。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愤朝廷丧师割地,支持康有为的变法主张,提出:“非将教育、政治,一切经国家、治人民之大经大法,改弦易辙,不足以变法。” 不久,至上海与诸名流集议,探讨“中国之所以贫弱,西方之所以富强”的原因。1896年初去沪参加强学会。同年8月与黄遵宪、 梁启超等创办《时务报》,任经理,聘梁启超为主笔,宣传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并著文提出“参用民权” 主张。后因梁氏在该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在反对变法的张之洞的压抑下,言论渐趋保守,并对梁启超多所牵制,解聘梁启超,改《时务报》为《昌言报》。1898年初,在上海设立东文书社,培养日语人材。二十三年,在上海与曾广铨、汪大钧等创办《时务日报》,首创新闻分类和分栏编辑方法。由于在报纸的经营管理和业务改革方面做过一些探索,在当时的新闻界有较大影响。1898年7月,光绪帝下令改《时务报》为官报,汪康年将该报易名《昌言报》予以抵制。同年并将《时务日报》改名为《中外日报》,以日本人安藤虎雄为总董,受两江总督魏光焘的津贴,拥护清政府实行“新政”。于戊戌政变后继续出版。二十七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侵占东北的俄军违约拒不撤兵,他愤然致电中外,慷慨力争。1904年赴北京任内阁中书。三十一年与张元济等在上海商办浙江铁路,推汤寿潜为总理。1907年在北京创办《京报》,后以所刊评论触怒权贵被封。宣统二年(1910)再创 《刍言报》(5日刊),提出以评论及记载旧闻供人研究为主,不以登载新闻为职志。他自己负责编辑、校对与发行工作。1911年11月14日在天津逝世。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