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景崧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26158349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0月30日

兴办教育,支持变法维新

发布时间:2010-10-30 11:15:45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在唐景崧,刘永福领导台湾军民抗击日军对台湾占领的同时,与台湾同胞遥相呼应,康有为、梁启超发动正在北京会试的各省举人1300余人“公车上书”。他们连夜写出了长达18000字的呈文,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合约,反对割地,要求清政府迁都再战,变法图强。痛陈:“数千百万生灵 皆北向恸哭,闾巷妇孺莫不欲食倭人之肉,各怀一不共戴天之仇,谁肯甘心降敌!”他们强烈要求清政府抗敌到底。 一场前所未有的反侵略、反卖国的爱国运动震荡着神州大地。
  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大大地伤了中国人的自尊心。马关之耻,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亲历了割地之辱的唐景崧更希望变法图强。康有为曾两次到广西桂林进行变法维新宣传,与唐景崧一拍即合,两人很快结成莫逆之交。每次康有为来,唐景崧都特别热心,他慷慨解囊捐钱协助,到处呼吁维新变法。唐景崧还和康有为,桂林的另一位维新干将岑春煊一起创办“圣学会”和《广仁报》,设立广仁学堂,宣传维新思想,开风气之先。维新思想很快在桂林深入人心,对广西政界、学界和学术思想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广西成了维新派的重要据点。
  百日维新期间,广西有识之士还注意培养人才,积极筹办“新学”。唐景崧同时担任起桂山书院和榕湖书院的山长。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广西巡抚黄槐森在桂林创办“广西体用学堂”, 聘请唐景崧主办学堂堂务(当校长)。这是实践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口号的新型学堂。它改变了传统书院式教学,加上了西学课程,是广西新学的开始。后来的广西大学就是由“广西体用学堂”发展来的。唐景崧还兼任体用学堂中文总教习。他授课时喜欢用亲历的中法、中日战争为例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出的许多学生都奋发图强立志为振兴国家效力。最著名的如邓家彦和马君武,他们与孙中山共同创立同盟会并担任了重要职务,为辛亥革命推翻丧权辱国清王朝作出了贡献。
  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冬,唐景崧于桂林病逝,亨年63岁。唐景崧作品有《请缨日记》、《寄闲云馆诗存》、《看棋亭杂剧》、《诗畸》、《谜拾》和《唐景崧手编戏本》(抄本)等。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