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岗实验学校董事长马守政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26277554
本馆由[ jackson ]创建于2013年11月14日

马守政呵护着158名孤儿一个个受伤的心灵

发布时间:2013-11-14 20:14:29      发布人: jackson
不是亲骨肉,却成了他的孩子;他展开的羽翼,为孤儿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从教师,到企业家,到创办福利学校。他用行动,呵护着158名孤儿一个个受伤的心灵。

  他,就是唐河县正昌儿童福利学校、谢岗实验学校董事长——马守政。

  少年坎坷,

  立志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今年55岁的马守政,唐河县昝岗乡胡庄村人。他遇上过三年自然灾害,赶上了十年 “文化大革命”。当在本县高中任教的父亲被打成“走资派”的时候,他成了“修正主义”的苗子,被勒令退学,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从此, 10多岁的他,就和大人们一样起牛圈、挑大粪。16岁的时候,他成了参加修建唐河虎山水库年龄最小的民工。

  白天,从事着难以承受的体力活儿;晚上,点燃煤油灯或松节苦读。不服输的马守政,从小学语文、数学学起,直到自学完高中的课程。

  裁剪、木工、泥瓦工,成了他“谋生”的手艺。他还向当地赤脚医生学中医,用土单验方为乡邻解除病痛,从不收取分文报酬。1978年,他随着恢复工作的父亲到县十八高中当了临时工,两年后接班,开始教书育人,曾任马振抚乡郭桥学校校长、上刘庄学区校长、昝岗乡刘马店学校校长。 1992年,他领办了濒临倒闭的乡面粉厂,使这个负债累累的乡镇企业很快起死回生。

  1993年,他筹资20多万元,在县城南岗柳工业区建起了面粉厂,安排30多名下岗职工,并带富了一方群众。率先富起来的他不忘反哺社会,1998年抗洪抢险,他慷慨捐赠了价值2.4万余元的优质面粉……

  “人生经历些磨难不是坏事,而是财富。磨难可以促人奋进,不断超越自己,成就事业,并造福社会。”马守政说。

  158名孤儿一个“家”

  “唐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每年有许多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无法照看儿女上学,爷爷奶奶或亲属接送又不方便。如何使这些留守儿童和孤儿能够受到系统、规范的教育,并得到亲情的照管呢?”在经营面粉企业时,马守政就已经在思索着这个问题。

  于是,2003年2月,马守政投入700多万元,在谢岗村建起了集幼儿、小学、初中教育于一体的谢岗实验学校。

  学费、生活费全免或减半收费,马守政对孤儿、留守儿童和贫困生的教育十分钟情。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倍加关爱孤儿,积极倡导社会开展“春风救助”活动,呼吁共同关注孤残儿童。 

  马小迪(化名)是马守政2003年建校时收养的第一个孤儿。马小迪是一个弃婴,因养母弃家出走,养父患癌症过世,年迈无力的爷爷奶奶流着泪找到了马守政,马守政二话没说,就收留了马小迪。

  刚入学时,马小迪学习跟不上,同学疏远他,马守政就安排老师专门帮扶,自己一有空儿也找马小迪谈心,讲人生的道理,讲知识的重要性,并对马小迪百般关心,精心呵护。慢慢地,马小迪学会了关爱别人,走出了失去亲人的阴影,也彻底改掉了坏习惯。如今,已上初中的马小迪成绩优秀,立志长大后做一个像马伯伯那样有爱心的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孤儿入校,马守政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只有动员社会力量才能帮助更多的孩子。我为何不办一所福利学校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11月20日,市民政局下文批准马守政与县民政局共同创办了唐河正昌儿童福利学校。据悉,该校创办的养护、托管、教育“一体化”社会民办孤儿救助模式,在我省属于首家。

  据粗略估算,一名孤儿每年需学习生活费3600元、衣服500元、住宿500元、医保(含保险)300元、交通300元、生活教师服务和管理费300元,综合费用计5500元。至目前,在该校孤儿已达158人,马守政每年需为孤儿支出近百万元。

  孤儿有“家”暖融融

  “孤儿因家庭变故,大多都孤僻、任性,有的还有心理障碍,自暴自弃,若不及时教育,长大在社会上也是一大问题,甚至走入歧途。但我相信,小孩子就像是一块玉,需要的是好好雕琢。”马守政说。

  马守政为孤儿建立了专门档案,详细记录孤儿的家庭状况、性格特点和成绩情况、心理缺陷等,了解孤儿的所需所盼。他对这些“特殊学生”,一律实行入学、服装、食宿、医保、救助、接送、监护“七统一”,免费为孤儿提供救助,让孤儿都能享受到完全规范的学校教育、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给予这个“特殊群体”一个温暖的家。

  大河屯镇年仅10岁的马小印(化名),和哥哥一起都在这所学校学习。其家于2002年突发大火,使2岁的她头部、手部严重受伤而残疾,父母不堪生活重负,事隔不到三年先后患病去世,兄妹俩的学习、生活没有着落,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源潭镇的张旭(化名)活泼可爱,6个月时父亲患病去世,不久母亲精神失常离家而去;马振抚乡年过七旬的马大爷的孙子,父母先后去世,老人又患上了食道癌,孙子上学成了老汉的心病……对于这些孤儿,马守政得知情况后,都是马上去车把他们接到了学校。

  “马伯伯的学校就是我的家!”这是就读高中的孤儿齐红(化名)在作文中写下的一段话;“在正昌儿童福利学校学习,我懂得了要感谢亲人、感谢老师、感谢社会!”就读初中的孤儿闫爱(化名)感慨地说;“马伯伯像爸爸一样给我洗手洗脸。”上四年级的韩红(化名)来了仅一个月,就对学校产生了好感;“我们不再怨恨父母只生了我们却不养育我们,有了马伯伯,我们依然幸福着……”这些孤儿都深有体会地说。

  将孤儿救助事业进行到底

  马守政创办福利学校之举,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倾情支持。中国扶贫基金会孤儿项目部主任唐薇,于今年4月在该校启动了孤儿助养项目。南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恒德、南阳理工学院原院长刘振山,唐河县关工委、民政局、生活网爱心志愿者协会、唐河泗水金湾商务大酒店史建黎等,经常到学校慰问并进行结对救助。

  据该县民政部门不完全统计,唐河县现有孤儿、残疾儿童1787人。其中,孤儿1352人,残疾儿童435人。在分散供养的1352名孤儿中,属父母双亡的440人,父亡母嫁的416人,父母同时失踪的377人,其他情况的33人。马守政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在今年唐河县十届政协第五次会议上,针对孤儿群体供养问题和全县人口超过16%的老龄化问题,作为政协常委的马守政撰写了《关于筹建唐河县社会福利中心的建议》的提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教养孤儿,关怀老人,扶助弱小,呵护未来。”马守政决心把他的爱心事业进行到底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