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利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4490365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1月24日

人物经历

发布时间:2010-11-24 10:13:16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在厄尔海姆学院时,斯坦利是踢足球的,而且他认为这是他最爱好的活动。实际上他打算当一名足球教练员。然而,当他访问伊利诺斯大学时,他竟鲁莽得同一位化学教授辩论起来。这件事把他的注意力转向一种新的兴趣,因而他到伊利诺斯去当化学研究生。他没有成为足球教练员。 斯坦利于1929年在伊利诺斯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在德国和维兰德一起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之后,于1931年到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工作,1946年他参加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学工作,在那里度过了他的余生。
  在三十年代早期,诺斯罗普通过使胃蛋白酶和其他酶形成结晶体而扩大了萨姆纳的成果;诺斯罗普的工作使化学世界受到了激励。这样一来,原来是神秘莫测的酶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蛋白质分子。同样难于理解的病毒又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大约在三十年前已首先由拜尔林克探索过,但此后还继续存在一些难以认识的问题有待解决。 斯坦利通过种植烟草并使烟草感染而制备大量的烟草花叶病病毒。他把受感染的烟叶捣烂,然后他采取化学家结晶蛋白质时所用的方法来处理呈糊状的烟叶,这样作是因为他确信的这种病毒是一种蛋白质分子。1935年他获得了极细的针状结晶,他离析得这种结晶,并且发现它具有这种病毒所有的全部感染特性,而且是高浓度的。 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是难于接受的。结晶酶的情况与此不同,因为酶无可置疑地是一种无生命的物质。然而,病毒却能在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而这一点至少是关于生命的一个重要的判据,甚或是一个关键性的判据。使这样一种物体结晶---而这种物体具有某些说明它是生命物质的判据---等于把病毒推到了有生命与无生命两者的交界处。当时对病毒是生命体还是非生命体是有争论的,而且争论得还相当激烈。 此后又有许多别的病毒被结晶出来,并且发现它们都是核蛋白。弗伦克尔-康拉特等人的工作清楚地表明,病毒活性的关键是核蛋白的核酸部分,而不是蛋白质部分。因此,病毒的问题与基因问题(它也是核蛋白)结合在一起,而且,从克里克和沃森的研究工作开始,总的说来和核酸的问题结合在一起。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