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菽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004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09日

潘菽-教育贡献

发布时间:2010-11-04 11:44:07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潘菽从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执教30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尤其是心理学方面的专门人才。
  潘菽的知识渊博而扎实。在大学里他曾讲授过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学史等十余门主要的心理学课程。他讲课从来不用现成的教材照本宣科,而总是自编讲义。他所写的讲义和其他著作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的学生都感到,潘菽的讲课内容新鲜丰富而深刻。他口才并不流利,也不善言辞,但他认真负责的态度,朴实无华的风格,丰实深刻的思想和深入浅出的讲授,都使同学们获益甚多。 
  潘菽的教学态度一向是极为认真的。中央大学心理系有的班级只有一两个学生,但他同样认真备课和讲解。他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有一次,一个学生缺了一堂课,也没有参加做实验,事后抄了一份实验报告交给了他。他发现后严肃地批评了这位学生,并单独给这位学生补了课。几十年以后,当这位老学生想起此事时还由衷地钦佩潘菽严肃负责的教风。 
  潘菽很讲究教学方法。他反对注入式的教学,注重启发,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他在讲授心理学史课时,常常先把问题分给学生,分别指定参考书目和阅读的页数,让学生分头准备。上课时先由学生讲,然后自己做总结。这种教学方法,既使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他既教书又育人,经常以自己的新鲜进步思想滋润青年们的心田。平时他言语不多,但处处为人表率,身教重于言教,影响学生于潜移默化之中。他对人态度和蔼可亲,作风平易近人,从不摆老师和学者的架子,很有忠厚长者的风度。正因为这样,学生有问题、有困难都爱找他说,平时也很喜欢到他的宿舍谈心,甚至请他当证婚人。在学生的心目中,他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潘菽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提出过许多进步的、正确的教育主张。他的一个重要主 张,就是我们中国的教育应走自己的道路,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反对模仿和照搬外国的一套。抗战期间,他积极支持“小先生制度”、“流动学校”等主张,并亲自到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创办的社会大学讲课,普及文化科学知识,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潘菽还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他支持黄炎培办中华职业教育社,被聘为该社研究主任,兼中华职业专科学校教务主任。潘菽不仅注重言传身教,而且还提出要注意“物教”的主张。他认为“环境是有很大教育作用的”,“真正懂得教育的人无不注意环境的选择和安排”。他的这种主张是有心理学的科学依据的。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