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母亲
母亲病得突然,都没来得及留下片言只语,就失去了意识。在随后的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里,整整度过了两年时间。虽经各种努力,但最终回天乏术,母亲还是走了。
母亲平时总是念叨自己一生学习过努力过,四个子女也孝顺出息,满足了。也游历过不少国内外风景名胜,北京巴黎纽约也见识过了,老话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八十有余,已是此生无憾。但我们知道,母亲依然是留恋这个世界的,因为父亲还在,还等着看众孙辈的成婚和曾孙的不断到来。所以她每天走路锻炼身体,打太极拳剑,吃得清淡,饮食平衡等。可是,上天吝啬,不肯多借时日。
母亲出生在本县丰树堂村,家中长兄幼妹,农村惯例,男孩上学堂,女孩帮父母田地农活。可母亲向往学堂,多年来,每当讲起此事,就感叹:当年是多少想读书呵。后来,终于有机会上了三年学,从其一手漂亮的手写体中,或许可想象出当年学习的努力。
解放后,国家建设需要众多的年轻人出来工作,母亲只身来到县城,从做护理工作开始,到去卫生学校学习,而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再被推荐上病理专业学习,为以后的医疗生涯奠定了基础。当中,同村出来的伙伴中,有因为太苦太累而坚持不了的,有被家中父母硬叫回去的,母亲是当中坚持下来的一个。母亲学一样爱一样精一样,从手术室到内外妇产科,都敬业专业。记得年幼时,江对面鹭鸶湾村有一户人家,每逢过年时节,都会送来一条鱼,母亲也会送些回礼。因为他儿子的出生,是母亲从死亡线上把他抢救回来的。
后来,浙江开始往非洲马里派送医疗队,母亲作为手术室护士被选送,丰富的经验,热心勤劳的敬业精神,为医疗队众人所赞扬,回国后,手术室的主任医师还多次当着家属的面,感叹两人配合的默契,手术的完美。
后来,医院的发展需要建立病理科室,母亲在杭州接受了培训后,一手创建了病理室。那时候,我已上中学,开始学英语了,母亲也在学英语。甚至后来在美国带孙女时,还不时地问一些英语词句的意思。
母亲兴趣广泛,太极拳太极剑,电子琴、电脑等等,对学习新事物充满了热情。在老年大学得到过优秀学员的奖励,家人对此恭贺鼓掌,母亲摇手避让,说这只是对她最高龄学员的鼓励而已。
母亲在辛劳工作的同时也养育了我们四个子女,还有再下一辈的孙子孙女。当年医院值夜班,食堂的夜宵颇为讲究,烧卖小笼等,母亲都带回家,舍不得自己吃,而年幼的我则在被窝里就闻到了香味。二姐早早离家,中学毕业就下放,一天回家,母亲端出鸡蛋面条,祝贺她的生日并入党,惊讶的二姐都不曾记得那天是她的生日。
院子里母亲当年开垦的一小块菜地,各种蔬菜依然健壮地生长着,可母亲已不能再回来照顾它们了。请母亲放心地去,在天堂继续你感兴趣的学习,我们会照顾好父亲,照顾好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下一代。年年岁岁,我们会祭拜你,无论我们在中国在美国,祝你在上天的快乐,祈求你对下辈的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