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杰追忆在黄山救人牺牲的宣城英雄陈海鸣
忆海鸣兄二三事
作者:黄勇杰
昨天早晨打开微信浏览信息时,不经意中发现一条:宣城好男儿陈海鸣,他在黄山芙蓉谷跳水救人,却再也没有上岸的新闻报道。陈海鸣!难道是我十五年前的同事海鸣兄?虽然让人难已置信,但朋友的电话证实了正是他。
一
十五年前,我被一家台资企业派往这家企业在安徽宣城的一家工厂工作。这家工厂不是很大,办公区就集中在一个大厅里。我办公桌对面坐的就是海鸣兄。他个子不高,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样子。在他自我介绍时,我随口问了一句:是海明威的海明吗?他未置可否,反问我知道海明威吗?我怔了一怔:我说的是美国小说家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他继续追问道:你喜欢他那篇小说。我想了想回答:《老人与海》,喜欢那种打不败的小强精神(当时星爷台词也开始流行了)。他满脸笑容的与我握手道:没想到还是一位文艺青年哈。
工作之余,我们经常在一起交往,慢慢知道他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在文学、字画方面都有广泛的兴趣。有时候他会带着我去拜访当地一些有名的书画家。有一天,他很郑重地告诉我,他读书的时候叫海绵,走入社会后才改成现在这个名字的。
二
记得有一次,他很热情地邀请我到他家去做客。他住在城郊的租住房内,简易的两间房间,一间住着他们夫妻和三岁的女儿,另一间住着他岳父母。在楼梯过道稍稍围搭了一下就是他家的厨房。
他爱人是他大学的同班同学,刚从乡下调回城里教书。丈母娘是从老家歙县来帮忙照看他年幼女儿的。我当时主管厂里的人事工作,他很不自然地告诉我,想把他的老丈人介绍进厂做厂区保洁工作。他平时很在意他的个人形象,从不轻易开口求人。我感受到了他家的生活压力。
一次小聚中,几杯白酒下肚后,他反复说他混得不如意,打算与人合伙去办私立英语学校。他的一位位官员同学劝他,说他们一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是其他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后来,我得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生活条件有了改善,在城里的高档住宅区购置了商品房。
三
在工厂,他经常出差与客户打交道,平常都是西装革履。而我们的台湾老板恰恰不修边幅的,总是穿着跟基层员工一样的工作装,在厂区内晃悠。
记得有一次一家客户来厂里谈业务,正巧碰到了穿着工作装的台湾老板,就问道:老师傅,请问你们陈总在吗?台湾老板脸色很难看,对着海鸣兄喊道:陈总,有人找。这段对话之后成了我们同事间茶余饭后的笑料,海鸣兄也就成了我们笑料的焦点人物,不过海鸣兄听了大家的取笑,也就是乐呵呵的,从来不生气。
后来我和海鸣兄都离开了宣城,我到旌德办了旌德唯一一家酒厂,他去了上海,各自都在为生活忙碌打拼,但是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有节日的祝福短信,也有工作中的信息交流。
突然之间,时间就定格在了2015年10月3日这一天,在黄山芙蓉谷景区游客落水的危急时刻,海鸣兄从他那儒雅内敛的体格中迸发出侠肝义胆,英雄气概。
海鸣兄就这样走了!我们沉痛悼念他,祝愿海鸣兄的家人坚强地生活下去,让海鸣兄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作者黄勇杰系旌德县政协委员、旌德徽酒坊酒业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