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救人英雄陈海鸣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66905756
本馆由[ 天翼畅游3G ]创建于2015年10月12日

陈海鸣出生在中国“蟹苗之乡”——水阳镇吴村东村村民组

发布时间:2015-10-12 18:42:39      发布人: 天翼畅游3G

 金秋十月,敬亭山上的青松翠竹,在秋风中含悲饮痛,他为失去一位子民而悲切;水阳江低首哭泣,他因挥泪悼念自己孕育的好儿子陈海鸣而自豪。
  这几天,皖东南大地细雨绵绵,因为你勇救他人无畏惧的精神感动流泪,更为宣州失去你这样的好儿子而悲伤……
  10月3日,面对有人落水,陈海鸣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救人,勇救两名落水游客,最终因体力不支,英勇牺牲,把人生的终点定格在44岁。

 

危急时刻 他勇救落水游客 
  在上海工作的陈海鸣,今年中秋节刚回老家看望父母,决定利用国庆假期陪妻子张月红到黄山游玩。这是他结婚20多年来,第二次陪妻子旅游,没想到这次旅游竟成了与妻子永诀。
  10月3日中午11时许,来自外地的48岁女游客舒雷在位于芙蓉谷景区浦溪河源头,刻有“风花雪月”石头旁的小潭边洗脚时,不慎将鞋子掉落水中,舒雷试图拿鞋时,不慎落水,并被湍急的瀑布水流裹挟到下方的深潭中。舒雷的侄子高飞见此情景,立即下水施救。而此时正在一处高台为妻子拍照的陈海鸣,正好面对水潭,看见有两人在水里,说了句“有人落水了”,立刻放下手机,急忙冲下高台,向事发地的水潭跑去。人性的本能告诉他,救人要紧,连上衣都没来得及脱,陈海鸣就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任由妻子在后面大喊“不要去、不要去”,陈海鸣头都没有回就去了。
  回想起当时救人场景,张月红说,感觉他们三个人都搅到一块去了,水性尚可的他,与两位落水者分开后,自己冒出水面换气,没有营救成功的他,再去施救,一次、两次……直到第三次,可能是水温凉,丈夫很快就没力气了,但他并未沉入水底,还在拉着水中的两个人,约五分钟后,丈夫突然保持着一个姿势不再动弹了。“他本来有机会上来的,但他体力不行了还继续救人。”妻子张月红说起当时的情景,悲痛欲绝。 
  “水看着清,实际非常深、水流特别急,并且水极冷。”黄山市公安局黄山分局耿城派出所民警张学为是第一个到达事故现场的警员,他告诉记者,救援难度确实很大。当他穿着救生衣、救生圈下水救人时,发现脚根本探不到底,水深至少在三、四米。加上有瀑布影响,石壁又滑,水下乱流奔涌,让他感觉喘不上气。“游的时候非常困难,而且石壁太滑了,根本上不来。”
  闻讯从老家宣城赶来的陈海鸣妹妹陈海霞说,哥哥特别好,是个非常孝顺的人。小时候,妈妈在河边洗碗,一般男孩子根本想不到的,哥哥会拿一个扇子帮母亲赶蚊子。平时,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省吃俭用,但是看到别人有困难总是义无反顾。在危急关头,他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救人的壮举,绝不是偶然的。“平时哥哥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旅游,这次抽空带嫂子出来,准备在游玩后看望双方父母,没想到连爸妈都没见着就走了。”陈海霞泣不成声地说。
  据了解,陈海鸣所救之人舒某为上海人,他们之间素不相识,也不是同行来游玩的。陈海鸣的父母在老家务农,妻子是我区某学校老师,老家是歙县。陈海鸣在上海英伦帝华汽车部件公司工作,他平时就是一个热心人,经常参加捐款等社会爱心活动。
  陈海鸣在他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危难时刻,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继承发扬了见义勇为、无私奉献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体现了一名平凡百姓的崇高品质,彰显和传递着当代社会正能量。

 

 

淳朴善良 他坚守着传统美德
 
  1971年,陈海鸣出生在中国“蟹苗之乡”——水阳镇吴村东村村民组。水乡的人,生活处处离不开水。水,赋予了他平淡、质朴、温和的品性,但谁也没想到的是,他最终的离开也是因为水。
  9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陈海鸣的家乡——水阳镇吴村村,当记者提起陈海鸣,众相邻无不扼腕痛惜。谈到他的为人,大家也是交口称赞。“虽然他高中毕业就不在村里住了,但每次回来见到我们,都笑嘻嘻地打招呼,有时也拉拉家常,是个很忠厚的人。”
  出生在农民家庭、家境不好,但陈海鸣打小就很懂事,学习也很刻苦。“他‘一是一,二是二’,对待老师、同学非常尊重,在完成课业的同时,还经常帮助其他同学”,说起小时候的陈海鸣,今年75岁的小学老师张功忍激动不已,得知他因救人离世,老人悲痛万分,忍不住老泪纵横。“还记得他(陈海鸣)在7岁多时,我们家的鸡在他家门口生了蛋,他看到后,都捡起来还给我家。”家住隔壁的陈四清提到印象最深的事时说,“他见大还大,见小还小,非常有礼貌。”
  陈海鸣相继在裘公初中、水阳高中完成学业,之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到安徽师范大学。这对农村出来的孩子来说,简直是无上的荣誉。“他很有上进心,非常爱学习。”作为陈海鸣的初中、高中同学,家住裘公社区的潘绍礼说起当年的老同学,“他平时话不多,遇到任何不顺心的事情,都是一笑了之。在我的印象当中,他对人都是和和气气,从不与人发生争执。”后来,陈海鸣到上海工作,同学间见面的次数也少了很多。“最近,我们聊得最多的事是关于茶道,他对这个很感兴趣。”潘绍礼也是不久前才得到老同学去世的消息,“我们真的非常痛心。但他能做出这样的举动,我并不意外。这就是他一贯的为人处事风格——乐于助人、不求回报。”
  “他中秋节回家,我回了娘家,都没能见到他最后一面。”来到陈海鸣哥哥家中,家人都已赶往黄山料理后事,只有嫂子胡小兰一人在家。面对记者和众相邻,胡小兰掩饰不住悲痛,频频落泪。“他每次过年过节都会回来看看爸妈,对我们都很关心。我们一家人在一起从来都是和和睦睦的,从没出现过不愉快。”
  忠厚、随和、乐于助人……这就是乡亲们眼里的陈海鸣。他没有华丽的言语,却在危难时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奋不顾身、勇于牺牲的精神。
  十月,黄山芙蓉谷景区瀑布的潭水是冰冷的,但陈海鸣见义勇为的无私情怀却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爱岗敬业 他书写着职业信念
  作为吉利集团上海英伦帝华汽车有限公司国际物流部业务骨干,陈海鸣的英勇牺牲,让曾经在一起朝夕相处的同事无法接受这个现实。这几天,每当提起陈海鸣同志,同事们总是忍不住流下泪水,熟悉的工作场景中,人们仍能时时想起他的身影。
  在该公司韩岷主任眼里,陈海鸣做人虔诚,诚信友善,正直无私,敬业执着,在日常业务的交流沟通和协调处理上,总是设身处地的替他人着想。在团队业务中,他工作能力很强,在协调处理各任务相关职能归属方面总能作为一个轴心,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大家,使大家心悦诚服。2014年,陈海鸣因为工作上表现出色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
  “他是个严谨自律、乐于助人的人。”张月红说,丈夫在上海英轮帝华国际物流部上班,平时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不仅爱好广泛,会打太极、喜好茶道、字画,还通过业余时间自学了上海财大金融本科学历以及字画本科学历。如果这次没出事,陈海鸣还打算报考工商管理专业,平时乐于助人,深受同事喜欢。

 

 
  你走了,敬亭山作证,你为宣州人民竖起了一座不怕牺牲、见义勇为的丰碑!

    你去了,水阳江沉思,你的英雄壮举一定会成为宣州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