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金伯阳诞辰100周年:大连走出的民族英雄金伯阳
——纪念金伯阳诞辰100周年
大连市史志办公室 旅顺口区史志办公室
他的生命时光只有短暂的26年,却投身革命9年。
他的人生轨迹宛如流星般璀璨,却令人永世难忘。
他就是从大连土地上走出的东北著名工运领导人、抗日民族英雄——金伯阳。
金伯阳1907年11月15日生于旅顺口老铁山麓金家屯的一个农民家庭,17岁即开始了革命生涯,具有铁山一样的不屈性格和坚强意志,被大连人民誉为“铁山赤子”。1931年12月,年仅24岁的金伯阳当选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因其年轻且参加革命较早,被尊称为“老革命”。1933年11月15日,金伯阳血洒东北抗日战场。1935年,中共中央在发表的《八一宣言》中称其是“为抗日救国而捐躯的民族英雄”。金伯阳一生暂短而辉煌,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英勇献身,展现了一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留下了不朽的英名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求知求真的少年学子
金伯阳的青少年时代,中国正处外遭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封建压迫之际。特别是旅顺口地区历经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深受沙俄、日本两个帝国主义侵略和蹂躏。帝国主义对旅顺口人民的野蛮屠杀和血腥统治以及旅顺口人民的反抗斗争,激发了金伯阳的爱国主义情感。他立志发奋读书,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1921年,金伯阳考入旅顺师范学校附属公学堂,次年考入该校高等科。金伯阳天资聪明,爱好广泛,酷爱读书,关注时事,关心民生。在旅顺师范学校附属公学堂,金伯阳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多次在学校举办的“联谊会”器乐演奏比赛中,击败日本学生获得大奖,大长中国人的志气。他常常与学校中国籍的进步师生研究历史,议论现实问题,并积极与欺侮、仇视中国人的日本籍师生进行斗争,民主主义意识不断强化。
1925年春,金伯阳以全年级第二名的成绩,从旅顺师范学校附属公学堂毕业,考入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大连沙河口工场(大连机车车辆厂前身)技工养成所,成为该所第16期见习生,边学习边做工。期间,金伯阳深受傅景阳、王立功等人影响。他在大连中华工学会多次聆听傅景阳会长的讲演,思想触动很大。特别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王立功,像兄长一样关心爱护金伯阳,经常和他谈心,讲解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金伯阳思想觉悟得以显著提高,革命热情日益强烈,尤其是切身感受到工人阶级只有团结起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黑暗统治,才能获得自身的解放,遂坚定地投入到工人运动之中。
二、大连工运的活跃分子
1925年,金伯阳加入大连第一个进步的工人团体——大连中华工学会,在王立功负责的工学会宣传教育部做宣传教育干事,负责刻印学会小报、印发传单、收发书刊等工作。在日寇白色恐怖下,取发《向导》《新青年》《中国青年》等进步刊物,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但是,金伯阳总是机智地与敌人周旋,顺利地完成任务,从未出现差错。他利用做宣传教育工作的有利条件,广泛阅读进步书刊,学习马列主义,开阔了视野,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变,工作热情高涨。他常到工人夜校教工人识字、唱进步歌曲,帮助刻蜡板,向工人介绍马列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大家有感于金伯阳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亲切地称他“是个机灵的好青年”。
1925年5月,上海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共青团大连特支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发动大连各阶层人民,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大连中华工学会等团体,联合发起组成“沪案后援会”,动员大连、旅顺、金州、普兰店、瓦房店、庄河等城乡各阶层,举行声势浩大的罢工、罢市、罢课斗争。6月21日,“沪案后援会”召开五卅惨案烈士追悼大会,1万多名各界人士参加了大会。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和募捐活动,共收到捐款1万多块大洋,有力地支援了上海同胞。在这次反帝爱国运动中,金伯阳担负宣传、联络和募捐工作。他废寝忘食地赶写传单,分发进步报刊,到工厂、学校去串联,向广大群众宣讲五卅惨案的真相,揭露帝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期间,为唤起工人群众的觉醒,金伯阳与工学会会员赶排话剧——《英灵的呼唤》。话剧通过再现上海纺织工张金兰、顾正红事件和大连纺织工人李吉祥事件,控诉日本资本家的罪行,配合“五卅运动”的反帝斗争,在工人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五卅运动”后,大连党组织选派工学会干部到全市各工厂向工人进行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建立和扩大基层组织。金伯阳奉命到“满洲福纺株式会社”(简称“福纺”)开展工作。他深入工人之中,了解日本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情况以及工人的生活、工作等状况。他亲身到工人宿舍,与工人进行谈心,向工人进行阶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揭露资本家和工头剥削、虐待工人的罪行,介绍上海工人同资本家进行斗争的经验。他常常到工人夜校讲演,教工人识字,组织工人读报,把进步书刊借给工人阅读。为了不引起日本统治当局的注意,他经常改变活动方式,有时利用星期天或假日佯装游山逛海同工人接头,有时利用晚上看电影的机会,散发反日传单,张贴反日标语。通过这些艰苦的工作,金伯阳在工人群众中的威信日益提高。由于出色的工作业绩,1925年底,经王立功介绍,金伯阳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
1926年4月27日,“福纺”纱厂1200余名中国工人,不堪忍受日本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大罢工。中共大连地委和大连中华工学会领导和组织这场罢工斗争。金伯阳作为中共大连地委青运部长王立功的得力助手,积极担负罢工斗争中的宣传鼓动和通讯联络工作。他参与起草《福纺纱厂罢工工友致大连全体工友书》《福纺罢工工友泣告周水子农村父老书》等,并刻印、散发各类宣传品,向全市人民宣传“福纺”纱厂工人罢工的真相,使罢工斗争得到各界的同情和支持,极大地鼓舞了罢工工人的斗志。6月24日,中共大连地委组织全市13个大工厂3000多名工人和纱厂附近的农民召开声援大会,会后举行了游行示威活动。金伯阳作为这次大会的具体组织者之一,为大会作了很多组织工作。日本殖民当局感到“福纺”罢工不仅仅是经济斗争,已经变成反帝色彩很浓的政治斗争,影响已经超过了一个工厂的范围,便采取全面镇压的手段,诱捕了一批罢工领导人。在斗争的关键时刻,根据党组织的指示,金伯阳与工学会领导不畏艰险,轮流到“福纺”纱厂罢工指挥部值班,指挥罢工斗争。“福纺”百日大罢工被报刊称为“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风潮”,最终取得了胜利,成为东北工人运动史上最大的一次罢工运动。它与南方的省港大罢工遥相呼应,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大长了中国人的民族志气,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日本统治当局加大搜查大连进步组织的力度。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组织决定让金伯阳暂时回乡隐蔽。金伯阳回到旅顺不久,敌人就前来追捕。金伯阳机智地躲过了敌人的追捕,在山里找到一个甲午战争时老百姓挖的藏身洞,在那里躲了几天后,又到柏岚子一个亲戚家的果园以做工为名住了三个月。在那里,他向群众讲述工人罢工斗争的故事,继续宣传革命思想。金伯阳在乡间隐蔽期间,敌人多次来家搜捕,给家里人带来恐惧和不安。他的大哥受其牵连,被敌人抓捕,关入旅顺大狱,还受了刑。家里人因此劝他老老实实在家,不要到外面招惹是非。金伯阳耐心地做父母兄嫂的工作,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金伯阳做通了家里人的工作后,毅然离开家乡到奉天(今沈阳)寻找党组织。
三、东北工运的著名领袖
1927年,金伯阳与奉天党组织接上关系,不久被中共满洲临时省委派往哈尔滨,在中共北满地委领导下专做工运工作。他深入到工会组织和工人宿舍中广交朋友,了解情况,培养工运骨干。他领导松江北第二印染厂的罢工斗争,迫使日本资本家答应工人提出的足额发放工人全年生活补助费、开除殴打工人的工头等条件。1928年,金伯阳不幸被日本特务和警察逮捕,关入哈尔滨郊外的一所监狱里。金伯阳化名杨赞文,以坚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与敌人展开了斗争。尽管他被敌人用棍棒毒打得遍体鳞伤,但始终没有屈服。敌人无奈以“扰乱社会治安罪”,判处金伯阳4年徒刑。不久,金伯阳作为“政治犯”被转入吉林监狱。在狱中,金伯阳积极鼓励难友充满革命信心,养好身体,坚持与敌人斗争,并与难友一起读报,研讨历史和时事。期间,其母由于担忧、思念金伯阳,双目失明,不久离开人世。金伯阳在狱中闻讯后跪地磕头,大哭一场,以此表达对母亲的悲痛之情。
1928年底,张学良改旗易帜,又发布了大赦令,金伯阳获释出狱。1929年初,金伯阳到奉天找到党组织接上了关系。中共满洲省委鉴于金伯阳日常工作情况特别是在狱中的突出表现,批准他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员,担任省委机关机要文书、交通员。他白天到工人群众中去做宣传鼓动工作,夜晚刻蜡版、印刷各种文件。不久,满洲省委派金伯阳到北满开展工作。他在哈尔滨、珠河、安达等地开展工作,完成了组建工会、反日救国会和工人互济会等工作。
1931年2月,金伯阳当选为中共满洲省委候补委员,除做省委机关工作外,以主要精力开展工人运动。他在奉天北市场一带工人住宅区进行宣传组织工作,领导了奉天启东烟草公司千余名工人的罢工斗争。他利用各种场合,向工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万宝山事件”、“中村大尉事件”的侵略阴谋,揭露蒋介石与帝国主义相勾结,调动几十万军队进攻江西革命根据地的罪恶事实,号召工人团结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蒋介石打内战。九一八事变后,在极其艰苦的岁月里,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金伯阳革命锐气不减,斗志更坚。他有时昼夜召开会议,到处奔走,宣讲九一八事变的真相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亲自带人在火车站前的主要街道张贴、散发反日标语和传单。这些标语、传单,使敌人惊恐万状,人民群众则从中看到了希望,受到鼓舞。
1931年11月,中共满洲省委遭到敌人破坏。同年12月组成以罗登贤为书记的满洲省委,金伯阳任省委常委,负责工运工作。年底,由于环境恶劣,活动困难,中共满洲省委机关由奉天迁到哈尔滨。金伯阳深入工人群众中,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组织成立了哈尔滨赤色工会,领导了老巴夺烟厂工人的罢工斗争。他还和赵尚志等一起成立了哈尔滨反日总会,组织罢工、罢课、罢市,有力推动了反日斗争的开展。1932年夏秋,满洲省委两次派金伯阳去苏联参加远东“赤色职工国际会议”,研究工人斗争等问题。
1932年9月中旬,鉴于大连党组织几次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满洲省委派金伯阳以巡视员的身份去大连推动工作。金伯阳回到家乡,即向大连市委书记张洛书详细了解大连党组织工作情况,又深入寺儿沟红房子、沙河口铁道工场台山屯等地了解工人工作和生活状况,对大连党组织的工作提出了意见。
四、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
1932年秋,中共满洲省委特派省委军委书记杨靖宇和省委常委金伯阳等,赴南满在吉林到奉天铁路沿线一带指导抗日游击战争。他们深入南满磐石县游击队,多次召开党团会议,全面了解情况,正确分析形势,认真贯彻省委的指示意见,纠正了游击队过去在抗日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对游击队进行整顿,将“磐石工农义勇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从此,金伯阳积极配合杨靖宇开展抗日游击队战争,使这支抗日队伍迅速发展起来。翌年夏天,满洲省委又派金伯阳以省委巡视员的身份,去磐石中心县委和南满游击队进行考察巡视和指导工作。期间,金伯阳做了大量的地方和部队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加强了反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金伯阳组织南满游击队和义勇军,进行了一场夺取日军军火库的战斗,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为团结一切抗日力量,金伯阳积极协助和指导磐石地区的游击队,做好抗日统战工作,向伪军和小股抗日队伍宣传党的抗日统战政策,争取、联合他们共同抗日,粉碎了日寇的多次进攻,使党的抗日力量不断壮大。
1933年9月18日,在杨靖宇和金伯阳等领导下,南满游击队和海龙游击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金伯阳仍以省委巡视员身份活动在独立师。在战斗中,金伯阳机智勇敢,每战必身先士卒,深受战士爱戴,成为杨靖宇的亲密战友。日本侵略者对这支抗日武队伍十分恐惧,慌忙调集日伪军1.2万余人,向独立师活动的磐石游击根据地大举围剿,独立师被敌人包围在红石砬子一带。金伯阳不顾环境险恶,一再延长巡视时间。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他积极协助杨靖宇,巧妙地同日伪军周旋,声东击西地打击敌人。为保存实力,金伯阳力排众议,坚持带小分队佯装主力吸引敌人,掩护杨靖宇率主力突围。11月15日,部队行进到金川县汉龙湾附近时,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金伯阳在指挥部队阻击敌人时,不幸胸部中弹。因流血过多身体十分虚弱,但他仍然一手捂着伤口,一手紧握手枪,坚持指挥战斗。战士们要搀扶金伯阳后撤,金伯阳坚定地说“不要管我,你们快向外突围!”金伯阳最终倒在了阵地上,英勇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尽管抗日战场上的硝烟随着岁月的流失而荡然无存,但为了民族的自由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烈,党和人民以及无私而公正的历史是永远不会忘却的。1948年,党和人民政府在哈尔滨建立了东北烈士纪念馆,馆内记录了金伯阳献身抗日救国的光辉事迹。1981年,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政府在旅顺八一烈士陵园,为金伯阳烈士树碑志文。1991年1月7日,中共旅顺口区委、人民政府为金伯阳烈士塑像。1992年5月25日,金伯阳家乡的金家村小学易名为“伯阳小学”,校内设有“金伯阳事迹展览馆”,作为大连市和旅顺口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1997年7月1日,旅顺口区委、区人民政府在以金伯阳命名的伯阳公园,为金伯阳树起一尊高2.15米的半身铜像。1999年8月,旅顺伯阳公园被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金伯阳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是大连人民的骄傲。他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把大连建设得更加美好。这既是金伯阳等革命先烈的美好愿望,也是我们对先烈的最好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