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开放的地方
每一个文化课题和概念的发现,除了偶然性之外,更多的是学者们经过长期坚持研究才最终得出来的。11月29日上午,在甘肃省社会科学院2018年度继续教育培训上,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诗人、文化学者周奉真先生给100多名学员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文化课。在题为《甘肃丰富的文化存在及成因分析》的专题讲座上,周先生除了对甘肃文化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和透彻的分析之外,提出了一个从未有人提出的概念,他通过详实的证据分析认为:甘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开放的地方!
在这场专题讲座上,周先生用“甘肃丰富的文化存在”“甘肃丰富文化的生成原因”“对甘肃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几点看法”等三大章节清晰地梳理出了甘肃文化来龙去脉。通过这场讲座,即便是对甘肃不太了解的人,也会顿时了解甘肃,喜欢上甘肃,并且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
▲周奉真先生详解甘肃历史文化
讲座上,他非常清晰地认为,甘肃有10个方面的文化存在值得列说,一是甘肃有七项世界文化遗产。二是甘肃文物众多,有些是世界或中国的唯一。三是甘肃有秦、汉、明三代长城总长3600公里,占全国总长度的五分之一,居全国第二。四是甘肃是中国的石窟长廊。五是甘肃境内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命名的古文化类型逾10个,位居全国第一。六是甘肃是国内保存彩陶类器物数量最多、品类最全、品位最高的省份,被冠以“彩陶之乡”的美称。七是甘肃先后出土简牍61000余枚,数量居全国之首。八是甘肃是全国发现青铜文化类型最多的省份。九是甘肃民族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十是甘肃的革命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引人注目。
通过这场丰美的文化大餐我们彻底明白,许多古老的中华文化,在甘肃这片热土上逐步诞生,并通过不断传承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比如伏羲文化、秦文化、大地湾文化等等,这都是中华文化起源性的标志,是不可替代的。中国目前有世界文化遗产48处,占世界第二(意大利50处,占世界第一),而甘肃目前有7处,与北京并列中国第三(河南、陕西为中国第一和第二)。这个排名,足以证明甘肃文化在国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就国内在世界著名的“四大石窟”而言,甘肃就有两处,及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敦煌石窟营造及其历史过程,敦煌的悠久历史,当地有影响的世族与大姓,以及敦煌同周围民族与西域的关系,在历史中没有或很少记载。敦煌石窟有成千上万个供养人画像,其中有一千多条还保存题名结衔。能够了解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
在该讲座上,周先生提出了一个非常精彩的课题,他通过周祥的分析认为:甘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开放的地方。他认为,甘肃是丝绸之路的重镇,东西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形成独特的文化元素。因为丝绸之路,历史上的中国,在甘肃首先打开了国门,迎接着全世界的商人、传教人士,也通过丝绸之路,将中国的文化逐步传向了世界。因为开放,所以在当时,整个甘肃的文化、经济是相当繁荣的。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俊莲认为,周奉真副厅长的讲座既高屋建瓴又很接地气,提升了甘肃人的文化自信;同时。他提出的“甘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开放的地方”这个概念,是崭新的,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位学者或专家提出来,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