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就
折叠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梁植权创制成功"实研二号"及"实研三号"代血浆,其抗原性有独到之处。发现6种中国人异常血红蛋白新变异体,发现3种中国人血清蛋白变异体,发现3种a1-抗胰蛋白酶新变异体,并证明中国人最常见的a1-抗胰蛋白酶变异体为Etokyo。发现马利兰能重新开启g珠蛋白基因,可用于治疗b-地中海贫血。对转运核糖核酸一级结构的研究方法,及针刺麻醉的镇痛原理,也做出重要成绩。还进行了b-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治疗, 。
学术论著
Liang CC, Adolph WH. Calcium in the alimentary tract of rat[J]. J Biol Chem, 1941, 137 : 517.
Liang CC, Adolph WH. Fate of oxalic acid in body of rat[J]. J Biol Chem, 1942, 146 :497.
Liang CC. Shigley JW. 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a series of ethyl esters and (b) ethanoate esters[J]. J Am Oil Chemists' Soc,1955, 32: 213-215.
梁植权, 胡炳晟. 核酸碱基组成分析方法的研究.Ⅰ.RNA和DNA中尿嘧啶和胸腺嘧啶的直接分光光度测定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62, 2: 84.
梁植权, 胡炳晟, 等.1-氟-2, 4-二硝基苯对于核酸降解物的反应和性质产物的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62, 2: 142.
梁植权, 王琳芳, 缪时英, 赵敏顺, 陈松森. 蛋白质结构与抗原性的关系.Ⅰ.N-溴代琥珀酰亚胺对牛血清清蛋白理化性质及抗原性的影响[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64, 4: 305-313.
梁植权, 吴冠芸, 等. 可溶性核糖核酸的结构与其接受氨基酸能力的关系.Ⅰ.羟胺与大肠杆菌可溶性核糖核酸的作用[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65, 5: 212.
梁植权, 应启龙, 等. 中国人血清清蛋白变异体的基因频率及几种清蛋白变异体的电泳鉴定.中国科学, 1981, 6: 773.
Liang CC, Tao HN, Lou HY, Huang SZ, Li RY, Wang BS. Hemoglobin Shuangfeng (a27 (B8) Glu-Lys) : a new unstable hemoglobin variant[J]. Hemoglobin, 1981, 5 : 691.
Liang CC, Chen SS, Yang KG, Jia PC, Ma YL, Li TH, Ni XT, Wang XY, Deng QP, Yao SP. Hemoglobin Beijing (al6 (A14) Lys→Asn), a new fast moving hemoglobin variant[J]. Hemoglobin, 1982, 6: 629-633.
折叠人才培养
根据1994年出版的《医学分子生物学进展论文集》的序言显示,梁植权注重人才培养,从教几十年,培养的医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数以百计,遍及海内外,很多人成长为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骨干 。
折叠荣誉表彰
1980年,梁植权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