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迪拉·普里雅达希尼·甘地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91826116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0月20日

第三次印巴战争、核子防卫与绿色革命

发布时间:2010-10-28 09:22:32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早于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之始,印度与巴基斯坦已经就国土、政治等问题不断发生冲突,更于1947年和1965年分别发生了两次印巴战争,死伤无数。当时巴基斯坦本身被印度领土分割为不相连的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当时大部分政府官员、军队等都是西巴基斯坦人,引起了不少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的不满。1966年,东巴基斯坦成立了人民联盟要求实行联邦制,令东巴能得到自治权利以及经济独立。在1970年的巴基斯坦大选中,人民联盟获得大胜,并于翌年与总统会谈要求自治但遭到拒绝。1971年3月25日巴基斯坦总统叶希亚颁布了军事管制条例,将人民联盟的骨干成员逮捕,引起东巴基斯坦人的强烈反对。由于大批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涌入印度国境避难,印度遂以此为契机通过了协助东巴基斯坦分离分子的决议,于1971年4月开始对西巴展开零散的攻击,并于同年11月21日展开大规模进攻。12月16日印度军队战胜了驻守东巴基斯坦的守军,身为总理的英迪拉宣布于翌日停火,第三次印巴战争随之结束。及后,东巴基斯坦在印度协助下独立,成为现时的孟加拉国。
  在1971年的战事中,美国曾派遣第七舰队到孟加拉湾戒备,并警告印度不要利用东巴基斯坦的种族屠杀为借口,而对西巴基斯坦、以及有主权争议的喀什米尔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攻击。美国的这种行径令印度与其的关系更加疏远,有见及此,英迪拉开始加速制定一系列新的国防以及外交方针。印度和苏联在之前已签订友好与合作条约,亦令印度在这次战事中获得更多政治以及军事上的支援,从而在这次战事中获胜。
  战后,英迪拉邀请新任的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布托到西姆拉作一星期的会谈。在谈判几乎破裂之际,印巴双方突然签署了西姆拉协定,注明喀什米尔地区的主权争拗应以谈判与和平方式解决。英迪拉因此和约被印度舆论猛烈批评,认为她应该利用手上的93,000名巴基斯坦战俘作为筹码,以取回喀什米尔的土地。但这项条约确实减低印巴双方在不久将来会发动战争的可能性,从而亦避免了联合国或其他国家干涉事件。在不抵触一些敏感问题的前提下,英迪拉允许印巴贸易正常化,但很多其他往来则仍冻结多年。
  由于英迪拉感到中国的核武器发展对印度构成威胁,及认为两个超级大国并无意促成印度的稳定,故加速了本国的核发展。1974年,印度成功在拉贾斯坦邦的博克拉进行一次不公开的核试,是次核试的非官方代号为“微笑的佛祖”。虽然这次核试是被形容为以和平为目的,但毫无疑问地印度在当时已成为新晋的、世界第六个核国家。这次举动亦导致了日后巴基斯坦的核发展。
  经过1960年代的农业改革以及政府的资助下,印度由长期粮食短缺转变为粮食出口国,亦令商业作物更多元化,这次改革亦被称为“绿色革命”。与此同时,被称为“白色革命”的向学童提供牛奶的计划也有效地解决了营养不良问题。印度的政策也带来了工业的发展。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