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烈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11971088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2月13日

仕途

发布时间:2010-12-13 11:02:38      发布人: 孝行天下
       王季烈在1894年中举后到浙江兰溪作幕宾。两年以后到上海江南制造局,与傅兰雅合作翻译了《通物电光》一书。他通过自学,钻研西方传来的近代物理学,将藤田丰八翻译的教科书重新编写,并定名为《物理学》。该书的上、中、下册先后在1900和1903年由江南制造局刊行。
  1900年王季烈到汉阳制造局,受到著名洋务派重臣、教育家张之洞的器重与资助,进京考上进士,并在张之洞的保举下进入学部,任专门司郎中,兼京师译学馆的理化教员并做过一年监督。王季烈在清末是拥护君主立宪的,成立资政院时他是钦选议员之一。在学部期间,他主持编印了《物理学语汇》,同时又兼任商务印书馆理科编辑,翻译、编写了多种理、化教材,并在北京创办五城学堂。
  辛亥革命后,他反对袁世凯,受妹夫何澄(老同盟会友,何泽慧之父亲)影响,倾向孙中山,拒绝出仕袁氏政权,在天津办乐利农垦公司及华昌火柴公司。1918—1920年间应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之聘为交通部筹办子弟学校。该类学校取名“扶轮”。扶轮小学在京、津、唐均有,扶轮中学仅有天津一所。王季烈在天津时即办业余昆曲社“景璟社”,意在景仰沈璟(沈是明代戏曲家)。王季烈与刘富成合著《集成曲谱》等多种著作。20世纪二、三十年代间,几经政治波折的王季烈脱离了自然科学领域,专心于昆曲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叔通(与王季烈是同科进士)邀请王季烈进京,参加筹备文史馆的工作,王季烈即北上,赴京后不久即瘫痪在床,于1952年逝世于北京。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