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特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13723429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1月03日

约翰·福特电影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0-11-03 16:26:43      发布人: 孝行天下
        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国电影?在我们熟知的电影类型中,只有“西部片”这个类型是地地道道的美国制造。虽然西部片很早就在美国出现,但是它真正被确定为一个成熟的类型,还要归功于约翰·福特。
  商业化:福特的电影很重视观众的感受,很注重叙事的节奏和影像的观赏性;同时福特又很注重效率,他的拍片周期都很短。他把商业规律作为一个导演最应看重的部分。为此,福特获得了很多机会,例如《青山翠谷》制片人本来要交给William Wyler导演,但是考虑到制片周期,最后决定让拍片神速的福特执导。
  题材:福特的影片中几乎包含了美国西部历史中的各个重要时期,早期的殖民年代、美国内战、印第安人种族灭绝政策等等,而福特总是诗意地描述着普通人在这些特殊时期的故事,并将普通人与这块土地联系起来。
  影像:令人兴奋的西部景色,远方地平线上骑马飞驰的牛仔,从运动的马车上向远处射击的画面。福特影片的固定机位用得比较多,全景拍得都很有气势。在故事中,福特还发展出一些很具观赏性的奇观动作,例如马车追逐、紧张的决斗场面、潇洒的出枪和射击姿势等。福特开创了具有个人影像标签的 “门框取景”。那些开向西部蛮荒之地的门框,象征着文明与野蛮的交界。例如,福特常常让约翰·韦恩走出一个门框,并在片中重复着这个意象。这个意象表达出影片的主题与冲突:门内是人们希望怀有的文明,门外刺眼阳光之下是充满暴力血腥的野蛮屠场,充满了威胁。
  人物:福特的电影被很多观众视为“男人必看的电影”,因为在他的影片里,主人公多是硬汉,彪悍刚毅的男性成为福特镜头下、在文明与野蛮的夹缝中争扎的西部英雄。他们一般都是坚强、沉默、正直的,但又不完美,带着些叛逆,因此会受到误解;他们疾恶如仇,同时又富有幽默感。他们以恶制恶,对待敌人冷酷无情。
  思想:福特不断挖掘西部的元素,并且不断的思考西部的社会问题,并将这些思考反映到电影中去。所以,随着西部的变化,福特的电影也在改变,特别是到了后期,对西部社会矛盾的思索使他的电影带上了深深的反思色彩。在西部片中,文明与蛮荒就是一个潜在的冲突主题,西部英雄作为开拓时期的进步形象,用暴力护卫着一方平安。但暴力本身是属于过去西部的主题,随着文明社会的到来,西部英雄失去了他们的价值和魅力,这种失落感在福特晚期影片中表露无疑。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