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湖北省工商局局长刘贤木同志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14956074
本馆由[ 逝者安息 ]创建于2012年10月31日

责任、担当、智慧

发布时间:2013-07-10 11:47:02      发布人: 逝者安息

改报名:责任、担当、智慧,缺一不可

——《鄂西报》更名为《恩施日报》趣事

1983121日,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恩施报》更名为《鄂西报》。198446日,胡耀邦总书记视察鄂西自治州,亲笔为《鄂西报》题写了报头。19934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当时的《鄂西报》啊!一是小,四开四版,小家子样子!二是许多企业报老总问:鄂西报是哪里的报纸,是鄂州的吧!张绪辉当社长时就提改报名,给州委书记朱纯宣同志汇报,得到的答复是:谁找到总书记那么大的官题字,谁就改!于是,自治州的名字改了,报纸的名字却没改成。。

我把改报名和筹备扩版列为1996年报社要办的第一件大事,混在其他要办的事情一起,向州委分管副书记潘涛汇报。潘涛不知道朱纯宣的指示言论,我也没告诉他。于是,他很爽快:同意改报名和扩版。

有了潘涛的首肯,我们自然不会多头请示,节外生枝,就紧锣密鼓地准备。首先是改报名。我请州新闻出版局帮助跑省新闻出版局,办了向国家新闻出版署申报更换报名的请示。当时对报刊批办尤其管得紧,进京的人选非常关键。经过了解,副总编辑张佑林北京有同学,加上他对这事认识也到位,对改变报纸的面貌尤其有激情。他在北京先是寻求关系,观察联络,选准路径后,几天下来,办好了!你知道是谁签的字?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啊!很快,国家新闻出版署以新出报(1996444文件批复同意《鄂西报》改为《恩施日报》。

不久,湖北新闻出版署以鄂新出报字(1996192文批复:按新闻出版署[新出报(1996444号文件批复,同意《鄂西报》更名为《恩施日报》。

有了更改报名的批文,199688日,鄂西报社以鄂西州报(199613号文上送更名请示。请示送到州委办公室后,过了一天,询问我们的请示到哪个环节了?上面写了什么字?孙国敏说:报到陈德贵副书记那里去了,上面有刘嘉延(州委副秘书长)写的话:原来州委常委研究要找到总书记题字才能换,现在木已成舟,请常委研究。我拿着刘嘉延的批示质问刘嘉延:你有什么权力给上面写这么几个字?您的权力就是写七个字:请州委常委研究!刘嘉延只好重新换了文件处理单。我打听到开常委会可能研究报社请示的那天,就坐在州委办公室,等待研究结果。我知道,虽然我把刘嘉延克了一通,他一定要在常委会上给刘贤木告诉历史。果不出我所料:会议结束后,州委书记刘贤木见着我,慢悠悠地又不失严肃地说:田发刚啊!你换报头的请示我们同意了,可你把它搞成木已成舟,是先斩后奏啊!

199694日,州委办公室以州办函(199620号文回复报社:同意更换报名,不同意扩版。

有了州委办公室的复函,我们就讨论报名怎么个换法?最后大家统一了一个意见:把毛泽东主席请出来,把他老人家的字找来拼。于是我们请了州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平烈,陈平烈花了一段时间,找了几十种资料,用毛主席的手迹拼了恩施日报九个报头方案,社务会讨论确定了其中三个方案,19961011日上报给州委审定(这事陈平烈曾写过回忆文章)。

方案上报给州委后,州委常委转圈传阅,

田开林(时任州委秘书长):送书记常委审阅。10.12

陈德贵(时任州委副书记):报头思路我赞成,采用的字不协调,应设法解决。10.14

薛亮(时任州委副书记):建议采用印刷体或请书法家用正楷书写。10.15

张泽洲(时任州政法委书记):如用毛主席的字迹拼,日报两字从其他字迹找,不用已见于报名的。10.17

杨俊发(时任州委组织部部长):字不管谁写,要读者认可,看起来舒服。10.17

这样传阅圈点,毫无结果。请示送到刘贤木处,必须有个结果,刘贤木将时任宣传部长蔡万顺、秘书长田开林、副书记陈德贵找去,同时我也被叫去。刘贤木说:这样转去转来,签来签去,没有结果,这事就由蔡万顺和田发刚选定一下就行了。于是,115日陈德贵就在请示上批示:经刘书记、田秘书长、蔡部长共同研究,在最后两条里选一条即可。并以州办处(199677号复函报社,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州委批准后,社务会研究决定决定在报社47周年纪念日(19961121日)换报名。更名那天,竟然有148个祝贺单位!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