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白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1709875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1月30日

卓越的文学评论

发布时间:2010-11-30 16:35:11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924年2月底,刘大白由杭抵沪,经邵力子的推荐,受聘于上海复旦大学任大学部文科教授,住江湾校舍,后又受聘上海大学,教中国文学。刘大白在复旦大学和上海大学任教后,开始将较多的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后,刘大白为兴办教育事业,与朱少卿一起加入国民党。刘大白在复旦大学任教期间与徐蔚南、陈望道等教员负责编辑《黎明》周刊。刘大白在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政论性文章,运用了“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的春秋笔法,切中弊,在校内和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26年12月,刘大白另一本新诗集《邮吻》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列入“黎明社丛书”之一,该书共收作者1923年5月至1926年5月三年中写的一百首诗。1928年1月,辞去复旦大学的职务,随即赶杭州任国立浙江大学秘书长之职。1929年8月15日,新任教育部长蒋梦麟请刘大白任教育部常任次长。 刘大白不但是位创作甚丰的诗人,他在文学的评论方面也有超乎一般见解之上的深刻警辟的思想,著有《白屋文话》、《旧诗新话》、《白屋说诗》等谈诗论文的集子。从刘大白以上三本文学论著来看,他对文学遗产的认识是较全面,评价得颇公允的,他对古人留下的遗产,既不一笔抹煞,也不是盲目崇拜,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正由于刘大白有这个基础,所以无论是他的旧体诗和新诗,都极少用粉饰之字,镂金错采,敷衍成章,很能显示这位诗人精深博大的功力。由于前阶段的潜心研究,在1929年刘大白出版了多种著作,12月,他编写的《五十世纪中国历年表》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一部很重要的工具书。同年12月15日辞去了教育部政务次长的职务。1931年开始,刘大白闭门进行写作。1932年2月13日,刘大白静静地躺在钱塘路九号里的床上,与世长逝,享年五十三岁。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