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森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1866726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0月23日

个人主张

发布时间:2010-10-23 16:23:22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在世纪转折之时,在欧洲,对“科学主义”的一种流行的哲学反抗,采取了这样的形式,即向科学的一些论断发起直接而正面的进攻。科学声称要在那些看来是专属于科学的领地——诸如对时间、空间(第二编10.)和因果关系的研究——这样一些领域中建立真理。科学的“真理”充其量是部分的和相对的,要得到一种更加“绝对的”知识,我们一定得诉诸非理性的认识能力,比方说直觉或情感。
  这种思路的一个代表者是战前欧洲的最著名的哲学家亨利.伯格森(1859 ~ 1941),据说他那些充满激情的公开讲座,使巴黎的时髦女士们为之神魂颠倒。在伯格森看来,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倾向——应该承认这对实际的目的非常有用——就是把现象,如时间,分析为可用明确的概念来界定的组成因素。然而,真正的哲学,必得把这种倾向“颠倒过来”,以“直觉”取代分析,直觉是“一种智力的移情,藉此一个人把自身置于一个对象之中,以便与该对象中的独一无二的品性因而也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应合”(Bergson,1950,p.23)。他声称,关于“直觉”,并无任何“神秘的”东西,因为我们在认识自我方面,都用到它。当我们这样使用直觉的时候,直觉就揭示出有一个自我,这个自我并不在物理学所想象的那种时间(像是一串时间点)中延续,而是在一种不可分割的流(绵延)中延续(更好的说法是,它就是这不可分割的流)。在这流中,过去继续包含在一种现在的经验之中。一般说来,当我们在体验到时间、空间、自我或者物质对象的时候,用科学的分析所假定的那些构成因素的说法,是不可能“抓住”它们的。正像我不把我的自我体验为一种因果的机械装置,而是把它体验为一种不可分割的力量一样,我们也不该把物质和生命的进化看作是机械原因的产物,而该视之为一种不可描述的“生命的冲力”(冲动的生命力)的表现(Bergsen,1928)。这种看法只对某些宗教神秘主义者才是昭然若揭的。最后,“科学主义”和“机械论”的谬误并非仅仅是智力上的一种谬误。因为正是产生了对世界和心智的机械论解释的那些思想上的习惯,也对产生了“封闭的”社会一事负责;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类都期望去顺应训练有素的机械方式,并按此方式去行动。我们反倒应该把目标放在创造一种“开放的”社会上;在这种社会中,人得到了生命之流和生命力的激发。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