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礼的一点感悟(张哲一)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生命里,我的高中第一任班主任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当时九月仍然炎热的日子里,我背着书包去教室报道。那里坐着一个人,很年轻,她抬起头来,看了我一会儿,然后亲切而略带些严肃的叫出了我的名字,并耐心交代了需要准备的事项。那时候看着这样一位老师,对于未知生活忐忑不安的心情忽然就安定了许多。
每天,她总是将自己收拾得干净而精神,脸部淡淡的妆容,及肩的长发在脑后扎成一束,衣着大方而不失美感,身上没有过多的配饰。上课的时候,她将晦涩的知识讲解得深入浅出,并时刻注意到每一位同学的接受情况。平时,她亲切的与每一位同学打招呼,像朋友一样替人分担各式各样的问题。而在必要的时候,她也会摆出教师的威严,帮助建立积极的班级气氛。
可惜的是,半个月之后,她因为个人事情不得不离开这个学校。在走之前,还对班里每一位同学的性格特点作了逐一的分析。虽然相处的时间极为短暂,但她的人格魅力依然征服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同学。
一个人的气质、涵养往往可以从行为举止中体现出来。而作为一名教师,她的姿态更是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良好的仪态也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好,这是一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一些细微之处的礼节和举止,往往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敬和认同。
我对这位班主任留下深刻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她在细微之处体现的礼仪。第一次见面,她便凭着浏览过照片的印象,准确叫出了每一个人的名字。我们每个人总有被关注被尊重的意愿,而记住名字,无疑是一种直接而巧妙的认可。当我被准确叫出名字的时候,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即使素未谋面,也在无形之中拉近了距离,不由自主的对对方产生良好的印象。
而她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仪表和言谈,也很好的显示了自己的优良形象。优雅合适的着装、诚恳而适度的言语,都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愉悦感,也给人以肯定和尊重。在与她的交谈和相处过程中,我们始终能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尊重、礼遇和赞同。而在课后,更多的是以平等的姿态互相交流,这样的认知,使我们更容易建立起强烈的凝聚感,从而使班级彼此信任、友好互助。
在如今的社会里,知礼、守礼已成为每一个人所应具备的美德。它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素养,方便我们与他人的交往,也利于维护自己以及集体甚至国家的形象。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以礼行事、以礼待人,时刻注意着自己的仪容仪态、言行举止对于他人所产生的感觉和心理上的愉悦感。若要获得自身精神的满足,就必须先给予他人以同样的满足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许多礼仪形式看似简单,对他人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却常常能带给别人意想不到的喜悦,愉悦他人,也愉悦了自己,从而使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