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的天空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19089932
本馆由[ 美好的回忆 ]创建于2012年05月31日

声乐艺术

发布时间:2012-07-27 12:53:03      发布人: 美好的回忆

                                                                               张哲一

 

声乐是一种艺术,歌唱者利用自己熟练的发声技巧,生动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和情绪,对艺术进行再创造。它使人在优美的旋律中得到感动,从而达到共鸣。

人声是音乐绝妙的表现形式,音域高低,音色不同,演唱技巧各异以及各人赋予的内在感情不同,同样的音乐能演绎出多种多样的意境。它对音乐艺术的表达、渲染和诠释,是世上任何一种乐器都无法比拟的。人声一般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的声音坚强有力,常用来表现激动的、强烈的、复杂的情绪,歌剧中常有表现。女中音是一种较为稀奇的音色,注重音的宽和厚,多饰演一些不是正派的角色,比放荡的卡门,便是其展现的。女低音的声音更为宽厚、浓重、坚实和深沉,多用于扮演老妇人,或者饰演男性英雄的角色。

美妙的音乐是一种听觉的盛宴。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自己唱歌只能是算是自娱自乐。跑调,高音唱破,或者声音不够优美动听等等。诚然,这些跟天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歌唱也是一门艺术,有着专门的理论和学问。气息的控制,强调连贯性以及音色的优美,要求歌唱中语气富有变化,饱含感情,同时要求严格的音准,灵活的乐句,明亮丰满的声音形象等。专业的声乐理论指导,会使得我们的唱歌技巧,有着质的变化。

声乐教学有三大要素:歌唱的呼吸、共鸣以及打开喉咙。三者相辅相成,对于优良的歌唱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呼吸在生活中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动作,我们通过它充氧以及净化血液。同样,呼吸在歌唱中也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动作,但不同的是,呼吸是发声的动力和基础,没有气息的冲击声带是不会发声的。悦耳的声音建立在良好的气息运用之上,声音应该是受到了气息的冲击而发出声音,我们必须依靠适度的气息作为原动力,发出动力的歌声。古今中外也有着很多说法:“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气深声则优、气巧声则灵”、“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也就基本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歌唱用气时,全部的呼吸器官,包括横隔膜、小腹,应有一种扩张的感觉,努力达到气息的深沉、通畅。在给气息向下的压力的同时,会感觉到后腰有个强有力的作用点,为气息的支持点。在气息练习中,横膈膜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位于胸和腹中间一个由肌肉和腱组成的肌肉膜。吸气时,横膈膜下降,两肋扩张,胸腔上下扩大,脾胃等内脏器官向下推动,使得腹及腰围向外膨胀;呼气时,腹肌收缩,横膈膜上升。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使小腹快速来回运动,同时上腹略向外凸,以此加强小腹肌能,锻炼弹性和柔软性,同时感受气息的位置。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是主动呼气被动吸气,因此吸气肌群的力量不足。这会导致气流突然加大而使声音破裂。要想达到音量均衡,我们在音量减弱时不能减少呼气肌群的力量,反而要同时增加与之相对应的吸气肌群的力量,控制气压。声乐艺术表现技巧与呼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气就有声,有声就有气。

歌唱声音要形成比较宽广的音域和洪亮的音量,除了正确的气息控制、发声方法之外,更要依靠正确掌握发声的共鸣作用。由于共鸣所产生的泛音与声带发出的声音形成复音,它使得声音美化,洪亮丰满。头腔共鸣是我们声音中最有魅力的成分,尤其是男高音、女高音,头腔共鸣几乎决定了声音的质量。获得充分的头腔共鸣的声音,可以形成一种集中、明亮、松弛且具有穿透力的声音,它比声带自身的发声能量大得多。头腔共鸣是由声音的频率引起震动产生的。它必须先具有鼻腔、口腔共鸣,上提小舌和软腭,使得口鼻咽喉的通道更为宽敞。当然我们需要协调正确的呼吸点、发声点以及共鸣位置点以取得良好的头腔共鸣。口腔共鸣作为共鸣的基础,是歌唱非常重要的部分。发声时自然打开口腔,下颚放松稍向后拉,上颚上提,这样,声带发出的声波在口腔的前部集中反射而引起震动。这种共鸣可以减少咽喉的负担,保护声带。胸腔共鸣可以提升声音的宽度和厚度,使声音圆润丰满。共鸣位置是歌唱的灵魂,对于它的把握,会影响到我们所表现的音乐的情感与风格,也会影响到声音的形象。关于共鸣的练习,可以采用哼呜的方法。我们采用前面提及的吸气方法,尽量打开口腔,拓宽气息的通道。然后使气息流经我们的口、鼻、咽喉,到达眉心处,体会微微的震动。

打开喉咙,主要指打开喉咽腔部分,使喉、口、鼻形成一个适合发声共鸣的畅通无阻的通道。喉头是人声的声源体。在唱歌时,我们应保持喉头处于自如、颈部肌肉放松的稳定状态。如果能把喉咙完全打开,我们所感觉的应是喉咙有向外扩张、又使喉结向下的力量。贝基先生说:“要感到喉咙两侧的肌肉发酸,在促使喉结往下放,这才是对的。”我们平常打哈欠,恰是能体会到这种感觉的最简单的途径。想要进行打开喉咙的练习,我们要把喉结保持在最低位置,使充足的气息自由出入。找到胸腔的支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练习,我们努力使声音从喉咙的最底部发出。模仿嗓子宽的人唱歌也可以一定程度地达到效果,不是模仿音色,而使发声技巧。嗓子宽的人往往更易于打开喉咙。

打开喉咙与歌唱中气息的关系十分密切。作为发声器和呼吸器官,喉咙打开既疏通了呼吸通道,也建立了发声通道。喉咙开得好,位置才能上去,共鸣位置比较好,呼吸才能下得来。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学习一首高昂的歌曲时,由于情绪激动,导致力度过强,在高音部分感觉喉肌紧张,难以控制,音调不是偏高就是偏低。而唱一首悲壮的歌曲时,由于节奏很慢,乐句偏长,往往使得输出的气息不足,喉肌的张力也不如其他。这是由于气息与喉咙的不协调造成的。我们在唱歌时,可以通过深呼吸以放下喉咙,避免挤压,通过加强腹部肌肉群以控制气息,解决咽喉的压力,使得喉头的位置维持稳定。

若是作为声乐的初学者,想要将声乐知识学以致用,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方面。首先要正确地进行呼吸训练。普通人在唱歌中最常遇到的毛病,就是气息浅。遇到长句,会出现气息不够的现象,而在高音的时候,声音也显得单薄。初做呼吸训练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培养呼吸的感觉。即吸气时口腔鼻腔开放,喉咙气管畅通无阻,小腹和腰肌有膨胀感,胸腔和肺部开阔。训练时还要注意,要将气息集中在胸腔下部,维持气息柔和、平稳,以及根据歌曲本身、乐句长短等,适时呼吸,无声呼吸。

另外,在初学阶段,持之以恒非常重要。由于刚刚接触声乐,很多方面不符合老师的要求,也难以快速找到适宜的方法、诀窍,容易产生懈怠心理,或者是不顾一切的超负荷训练。这些都是非常忌讳的。这时候,可以尝试小声的琢磨,或者是研究别人在发声中的呼吸、控制等各种问题,加以分析。

在演唱过程中,初学者还要尤为注意有节奏的控制呼吸。流畅的歌唱对于演绎一首歌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想要获得均匀的、持久的、优美的歌唱本领,我们必须学会适时的、有节奏的进行呼吸。我们要理解一首歌曲的内涵,分析哪些地方可以停顿,哪些地方应该连续,然后相应的控制呼吸的时机,以及节奏。认识和理解歌曲的呼吸,认真学习他人的处理,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掌握呼吸的时机和控制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声乐艺术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声乐的思想感情借助于歌词语言、音乐曲调以及演绎者赋予的情感共同体现。我们要把握歌曲的具体内容和情感的细微变化,不仅仅取决以上所叙述的声乐的演唱技巧,也依赖于歌唱者对乐曲的整体把握。要真正演绎出一首完美的乐曲,我们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声乐练习之余,也要提高自己审美的情感体验,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升自己的文学与艺术修养,所谓“情之相通,美寓其中”,声音的质量需要情感的体验,声乐的审美也应该重视情感的流露和表达。声乐是一门艺术,在于它的技巧,在于它的意境,在于给人带来的无尽的喜悦和感染力。完美的声乐,是融合了技能、技巧,以及丰富的情感,所形成的能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的,生动的艺术体验。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同为萧山人路过,叔叔阿姨,哭过,伤心过,一切都像噩梦。 做人虚空


    写信时间:2012/08/01 00:17:41
  • 阿姨,叔叔谢谢你们的整理~~还有请保重身体,老姐会担心的


    写信时间:2012/07/27 13: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