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俭珠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0519
本馆由[ 天堂天使 ]创建于2009年12月10日

在抗日烽火前线

发布时间:2011-02-14 22:43:10      发布人: 天堂天使
 
  

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茶陵游击队中队长,独立营政治委员,红军学校特派员,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团特派员,红二军团第四师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政治部锄好部副部长、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长春市公安总局副局长,吉林军区政治部主任,吉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三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吉林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九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炮兵第五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炮兵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种兵政治部副主任,中南军区公安部队政治部主任,广西军区第二副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李俭珠是湖南省茶陵县人,1928年10月参加革命,19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广西军区副政委。是位德高望重的老红军,正兵团级离休干部。1997年2月14日,他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李俭珠于1906年12月出生在湖南省茶陵县桃水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全家7口人,仅有两间泥坯草房,没有一垅土地,仅靠他父亲李四来驾撑一条帆蓬小船,给人运载货物维持全家人的生活。李俭珠刚满两岁时,他父亲即因贫病交加,不治去世。他母亲改嫁,丢下他和未成年的姐姐,依靠叔父李来撑船度日。1918年李俭珠12岁时,他叔父又病倒了不能撑船,借了地主豪绅谭寿林的高利贷,事后又无法还债,被迫将家里唯一生计来源帆蓬船卖掉还债。李俭珠不得不离开叔父家,到地主家去扛活。因他年龄小,只能挣两顿饭吃,挣不到工钱,还时常遭到地主的打骂。他16岁时候,不堪忍受地主虐待,过那牛马不如的生活,跑到李家村他外祖父家暂时落脚,靠上山打柴卖钱勉强渡过半年光景。不久,李俭珠去帮人驾船挣点微薄的工钱,也总是吃不饱饭。他经常来往于长沙、武汉之间。当时正是大革命失败,武汉政府叛变的时候。他从汉口返回家乡时,农村的反动派也在反攻,进行“清乡”,农民协会都被摧垮了。共产党员谭家恕受到通缉,被迫逃走了。反动地主把谭家恕的哥哥谭家旺捉去要杀死他。一天夜晚,李俭珠伙同几十名船工潜到村子里,把谭家旺抢救出来,结果惹恼了反动地主。次日,地主爪牙趁李俭珠在船上睡觉的时候,把他捉去以“暴徒”罪名要杀他。谭家旺父亲用二十块银元,联络全村的穷乡亲签名担保,才把李俭珠救了出来。这一风波进一步增加了他对地主反动派的仇恨,但他自己身单力孤,一时又找不出报仇的办法,继续给人撑船,等待时机。
  1928年,李俭珠从汉口回到家乡时,听说谭家旺回到本地搞秘密革命活动,正在打听他的下落。一天夜晚,谭家旺找到李俭珠进行长谈,讲了许多革命道理,劝告他不要为个人报私仇,要为广大劳苦群众打天下。最后,谭家旺交给他两块大洋,让他以小商贩身份走村串户,帮他了解地主、反动派疯狂反攻的情报。这是李俭珠接受的第一次革命任务,不久,地主豪绅发现李俭珠同革命党有秘密来往,就报告了“挨户团”(地主反动武装),要抓捕李俭珠,他叔叔听到消息,给他一吊钱,送他到安仁县东头村的伯父家躲了两个月。同年10月,他又秘密返回茶陵,到年塘乡、龙山一带找到谭家旺,即正式参加了革命工作。

在革命熔炉里锻炼成长

  李俭珠1928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以后,在县里任交通员,经常来往于湖南茶陵、宁岗与江西永新县之间,传送各种文件和消息。由于他革命思想坚定、工作认真努力,于1929年4月,经谭家旺、谭宝贵两位同志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李俭珠入党后,被组织派到长岗、望江塘一带开辟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于1930年成立了区苏维埃政府,李俭珠任主席。他组织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搞得热火朝天。为了保卫红色政权,区里成立了工农武装游击队,任命李俭珠为游击队长兼政委。游击队刚成立时只有三支,他就带领队员夜间出去打土豪,打击反革命武装“挨户团”,从他们那里缴获枪支。游击队很快就发展到一百多人,四五十条枪。上级决定将这支游击队扩编为县游击大队,继而又编为县独立营,李俭珠任政委。过了一段时间,县里成立肃反委员会,调李俭珠任肃委会预备队队长兼政委,预备队的任务是看押捉来的土豪劣绅和反革命分子。因此,激怒了当地的反动势力,县内反革命武装联合进攻苏区,并悬赏捉拿李俭珠。因此,李俭珠率预备队离开茶陵苏区,撤到年塘、龙山一带活动,后转移到江西永新,预备队缩编。组织调李俭珠到湘赣边区红军学校学习,编入工人队,任副指导员兼支部书记。红校结业后,上级又送他到省保卫处接受特殊训练,结业后分配到湘赣军区“分兵站”任特派员,半年后升为总兵站特派员。1933年1月又调到红军学校为总特派员。时值蒋介石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之际,红军学校撤到井冈山与红六军团会合,开展反围剿斗争。1934年5月,红六军团由井冈山转移到湘西与红二军团会合,开辟了湘、鄂、川、黔根据地。由于当时在王明左倾路线指导下,反围剿斗争节节失利,部队边转移、边战斗。经常遭到敌军的袭击。二、六军团在任弼时同志领导下,纠正原来左倾错误领导,平反肃反扩大化的错误,把李俭珠派到受害最重的二军团六师十八团当特派员兼总支书记。他经过调查摸底,弄清十八团有两个所谓“自首连”是由营以上干部编成的。这些营、团、师级干部,因为肃反扩大化,被诬为“反革命改组派”。李俭珠经过半年多时间工作,把连队被取消的党支部恢复起来,建全了组织和生活。查明“自首连”的干部,都是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免职待查的。他把被颠倒的是非纠正过来,把被冤枉的干部都恢复名誉,并重新分配了相当的职务。
  李俭珠不仅是位优秀的政治工作者,而且是个作战勇敢,具有指挥才能的军事干部。当年国民党调集重兵进攻湘西苏区,红二军团被敌人重重包围。十八团在奇口镇突围战斗中,伤亡很重,团长负伤,政委牺牲,部队失去指挥,撤不出来。在这紧急关头,贺龙军团长和关向应政委指定李俭珠为代理团长、政委,整顿集合部队,坚守阵地,掩护主力部队胜利转移到太阳县龙山地区,消灭敌军三个团,粉碎敌人的围剿。这次战斗结束后,李俭珠受到军团首长的表扬嘉奖,认为他政治工作积极认真,作战勇敢,指挥有方,调他到红二军团四师任特派员。
  红四师经常转战各地,不断受到敌军的袭扰。在永县西沙河战斗中,李俭珠奉命率领一个连攻打敌军一个团的指挥所,击毙敌团长,全歼敌警卫排,缴获百多支枪及文件、军用地图、银元、金银等物资。李俭珠受到首长的口头表扬,并奖给他一枚金戒指。红二军团长征到达陕北西安事变以后,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历史又到了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

在抗日烽火前线

  1937年,“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暴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李俭珠被调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编入第六队,任学员队支部书记。经过革命战争的锻炼,他的政治思想、政策水平和军事指挥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但他深感自己理论知识很少,理论水平很低,远不够革命工作的需要。所以,他在抗大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总结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教训,检讨错误的方面。在抗大除学习《中国革命运动史》、《社会发展史》、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外,还能经常听到毛主席、刘少奇和其他中央首长的报告,政治心胸开阔了,眼界扩大了,对革命形势和革命前途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更坚定的信念。半年后,中央社会部成立了保卫干部训练班,调李俭珠参加学习,任训练队长。他在这里学习三个月尚未结业,1938年3月,便被调回一二〇师,在政治部任除奸部副部长。1942年整风运动开始,李俭珠先在一二〇师参加整风学习。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把他调到延安,学习一段整风文件后,让他帮助中央政策研究室和中央学校三部,搞审干和坦白运动。他在延安这段工作结束后,调回一二〇师搞审干工作。后来,李俭珠检讨在审干和坦白运动期间,虽然有上边的领导,按照当时政策文件办的,但是由于个人的政策水平不高,工作中也犯有过“左”的错误。这说明李俭珠在政治上高标准,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掩盖自己的缺点错误。
  整风运动结束后,一二〇师深入到冀中地区去打击日寇。部队在转移行军中,环境恶劣,经常要同日军的扫荡部队作战,李俭珠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敢于接受艰险任务。有一次日寇在冀中扫荡,师首长决定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贺龙师长指示李俭珠率领后勤部和两门苏联制大炮,隐蔽在博野县棋村。贺师长下了死命令,让他“与两门大炮共存亡,不准失掉”,并派给他70多名战士保护大炮。不料他们被敌人包围在一所民宅大院里,战斗十分激烈,日军以三辆坦克、两辆装甲车轮番向院内进攻,但是,敌人始终未能靠近院墙,每次进攻都受到李俭珠指挥部队的顽强抵抗。他们用集束手榴弹炸坏敌人两辆坦克、一辆装甲车,自己仅伤亡几个人,以很少的代价保住了大炮。这次战斗一直坚持到第二天下午,主力部队反攻回来,才将敌人赶跑了。战后,李俭珠受到师首长的表扬。
  一二〇师由冀中向晋、察、冀、绥转移行军时,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最严重的是日军将师直后勤部和卫生部的部分人员同主力部队割断了联系。李俭珠奉命带领两千多名后卫人员和两门大炮,通过敌人几层封锁线,转战到平西紫荆山一带,等敌人扫荡结束,经半个月的时间,克服没有粮食吃等种种困难,没有受到任何损失,才找到师直机关,归还建制。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