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前的记忆
3岁前的记忆
有人说,3岁前的记忆是不存在的,事实并非如此,有资料证明,很多人对3岁前的经历是有记忆的。孩子,以你的天资,我相信你仍记得,我知道要将这一段经历和你人生中的其他经历割裂开来根本不可能。正如,我一直写着些关于你的文字,我想分开篇章来写,我努力地想还原你曾经的生活,我觉得应该是这样:那时的你快乐着就让他快乐,幸福着就让他幸福,忧伤着就让他忧伤。现在看来却很难,无论我怎样努力,我的笔触永远无法摆脱失去你的悲伤,无论身处何处,这伤痛的影子始终存在。既然割裂不了,就让它们互为渗透,互为交融吧,就如同你我已融入彼此的生命,失去一个另一个都会永远地痛。孩子,你3岁前的记忆飘忽着,无论你已走多远,那些残片每天仍能适时地在我生活的空间找到合适位置,将自己定格。好想问问你孩子,3岁前的记忆,你是否也为我留存着呢?
纵是留着,孩子,传说每个人离开人世到了阴间,要经过奈何桥,在奈何桥上喝一碗孟婆汤就会忘记今世的一切。这记忆你又如何留得住?孩子,你走得那么匆忙,妈妈没有来得及叮嘱你不要喝那孟婆汤,不要!不要!就像我如果想到你会离去,我拼了命也会喝住你孩子,不要!不要啊!可是孩子,你不喝那孟婆汤就会受水淹火炙的折磨,会受千年煎熬之苦,妈妈怎么舍得?
妈妈一直以为,我们以后有的是时间,来共同回忆那些你还记得或不记得的点点滴滴,来印证人们所言是否真实,有的是时间来弥补妈妈没有做好的事情,有的是时间来享受我们未来的生活,妈妈没有想到啊,有些话不对你讲你就永远听不到,有些想法不与你说你就永远不知道,有些事情不让你明白,它就如流水一去不复返了!孩子,所有的回忆其实好凄惨,一个人的独白,永远未有回应,今生缘尽且无来世,是愁它会愁断肠,是恨它会遗千古啊!
宝贝,你是哭着来的,但你对这世界充满爱和感激,你从小爱笑。你的笑容最纯净,常常令我忘却俗世的烦恼。看着花儿,你会笑,看着墙上的画儿,你会笑,从你牙牙学语时你就笑盈盈地对着它们讲好久,你对它们的独白虽是我不曾听懂的语言,但孩子,我们知道那是你与世界的交流,是你对世界的期待,是你善意的表白,更是你谦和本色的自然流露。
你是单纯的,单纯得让妈妈心疼。你全心全意地信任我,没有过半点犹疑,对妈妈的照拂,你总是欣慰地接受,对我们的不周之处你也从无怨尤。对妈妈讲的道理,你总是一点就透,其实妈妈知道,懂与不懂你都会无条件地接受。乖巧可爱的你,有时候又是憨憨的,尚在襁褓中的你,半夜醒来要拉臭臭,你拉着拉着竟能睡着了,妈妈有时候就疼爱地叫你小憨憨。
亲爱的小憨憨,你对色彩很敏感,你喜欢鲜艳的颜色,尤其喜爱红色,你小时候的很多衣服都是红色的。从小,你的聪明与灵动就打动着我们,发现你对声音的敏感,是在你哭的时候,一听到旁边有人讲话,你那双灵活的大眼睛就会向那声音的方向求援。当你听到楼下有小孩子的声音,也会闹着要我们抱你下楼,和小朋友一起玩。看到电视上流动的画面,你的眼睛会盯住不放,我们知道,那源自你的新奇感,你渴望了解并感知一切新鲜的事物。
孩子,你对书本有着特别的亲近。大概在2到3岁的时候,你特别爱听妈妈讲故事,每晚,睡在妈妈身旁,妈妈拿着一本本故事书念给你听。念过几次以后,等我再念的时候只要我念出第一句,你就接着往下一字不漏地念出来。妈妈诧异,你怎么认识这么多字呢?等我单个把字写出来让你认,你并不认识。后来我明白,你是靠记忆一字不漏地背下来的。孩子,你的记忆力真的超好!
你小的时候,我们盼望着,你能讲话就好了,我们就知道你需要什么、哪里不舒服了;等你会讲话了,我们又想,你能走路就好了,我们就不担心你磕着碰着摔着、就不用处处跟着你了;等你会走路了,我们又想,你上幼儿园就好了,我们就可以省却好多事情,只需要早上把你送出去,下午再接你回来……就这样,你在我们一个又一个贪婪的愿望中一天天地长大。
气象局的家。气象局的家,是我们最初的家。那里是宜昌城区地势最高的地方,站在气象局办公楼的楼顶,可以俯瞰整个城区。独自在家的傍晚,我曾去过那楼顶,站在楼顶放眼望去,看鳞次栉比的楼房和蜿蜒曲折的道路,感觉像是在翻阅一本精致的地理画册。气象局的院内,颇为特别之处就是绿化非常好,每到四五月份,满院栀子飘香。此外,就是石梯较多,上下石梯都别有洞天,因为不同的楼房错落有致地建在不同的地平面上。我们住的那栋楼房,是独门独院的设计,每个单元只有一户人家且都有独立的楼梯,与地面平行的是二楼,一层楼在地下,我们家在仅上一层楼梯的三楼。孩子,我们俩从中心医院出院后,就回到气象局的家,在那里渡过了你的满月,以后渡过三个月左右时间,你就和妈妈住到郑奶奶家。再以后,妈妈在你断奶后回到我们自己的家,你仍留在郑奶奶家,只是在周末爸妈休息时偶尔回家,一直到你两岁左右我们搬离此处。虽然你在我们气象局的家没有住多久,但是孩子,你的记忆力真的很棒!听你爸讲,在我们从气象局宿舍搬走几年后,你4岁左右吧,有一天你爸带你去那里的朋友家玩,一进那院子,你径直朝着我们原来的家跑去,你的爸爸边追赶着你边朝你喊:那已经不是我们的家了。
在你未满月期间,你的胡奶奶住在我们家,我们还请了你的姑婆婆,也就是你陈爷爷的亲妹妹来照顾你。从某种角度讲,那时的妈妈也是一个学生,毕竟从未有过做妈妈的经历,什么都要从头学起,但是妈妈用心地学着照顾你。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不止一次地犯过错。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家双人床的两侧都是通道,有一次你睡在妈妈身边,看着熟睡中的你我担心地想:你不会一翻身从没有遮拦的那一侧摔下去吧。这样的念头一闪,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我眼睁睁地看着你翻了个身,这次翻身的幅度还相当大,和我想像的一样你直接从床上摔了下去。幸运的是,摔下去的时候你是脸朝地,并且是全身和地面平行落地,落到地上你咕隆两声还继续睡着。
还有一次,你好像是刚刚睡了醒来,眼睛看到床头的小闹钟了。那是一只金色的小闹钟,晶莹剔透,长着小蘑菇的形状,是妈妈参加征文比赛获得的奖品。妈妈顺手拿起它来逗你,当时拿起闹钟也想着不会掉下来砸了你吧,结果在逗你的时候一紧张松了手,小闹钟掉在你脸上,把你吓哭了。宝贝,妈妈是不是特笨,特别没用啊?不知道其他的妈妈是不是都这样,宝贝,你能原谅妈妈的笨拙?你能原谅妈妈无心犯下的错么?很多时候吧,妈妈自己都照顾不好你,还担心其他人怠慢了你,不放心把你交给任何人。
妈妈的担心并不是多余。在你姑婆婆走后,我们曾请了一个叫慧慧的小姐姐来照料你。有一次周末,我和你爸正准备到二楼地面不远处将洗净的床单收回家,慧慧抱着你玩了回家,从我们家对面的石梯下来时不小心摔着,她竟脱了手直接把你扔下去,虽然她离地面仅几步楼梯的距离,但隔了几十米我们仍听到你落地后的一声闷响,我和你爸爸顿时吓呆了!片刻,我反应过来,对着慧慧大声吼道:还不抱起来送医院?我们也急忙跑到近前,发现你口鼻周围血糊糊的,小嘴肿得老高老高,那一次幸无大碍。孩子,因为你生得无可挑剔,大大的脑袋上长着一双迷人的大眼睛、睫毛长长鼻子高高嘴唇红红的,天生白白净净,让妈妈总感觉一颗心悬着,因为在产房听老人讲,孩子不能太完美,有地方的习俗说给孩子取个贱名才好养。半信半疑中,妈妈觉得起那样的名字太辜负你,没有苟同,但妈妈的这种担心一直有。不瞒你说,那一次摔了以后,妈妈还这样安慰自己,这下好了,这孩子脸上有了伤了,不会再有其他事情的。
担惊受怕中,一转眼你的周岁临近。为了庆祝你的第一个生日,在1997年10月5日阴历九月初四,我们提前两天选在周末为你举办了简单的抓周仪式。
那天早上,家住夷陵区的陈爷爷、胡奶奶及其他亲戚很早就来了,住在宜昌这边的大妈大伯和你哲哲姐也来了,我们在家里那张双人床上摆了洋娃娃、书、笔、纸、尺子、计算器、算盘、人民币、印章、毛线团、布料、乒乓球羽毛球和球拍、筷子、铲子、手机、玩具汽车、积木等物件,大家围齐后,把你放到床上。你坐在床上,停顿一小会儿看了看床上的物品,即开始挪动你小小的身体。大家关切地看着你:你坐到物品中间,伸出手第一个抓起我们家的大算盘。大家一阵哗然!你的胡奶奶第一个拍起了巴掌,这位气象局退休的会计师后继有人了。孩子,说实话,对这种自古流传下来的仪式,妈妈并不太以为然,你说抓周真能预知未来么?小孩子一时兴起而已,也许第一个看到什么就去拿什么,也许喜欢哪种色彩就去抓那东西,也许只是一时好奇,去拿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然而奇怪的是,在你以后的学习中,渐渐展露你数学方面的天才,你的数学成绩一直是最棒的。
那天吃饭的时候,你哲哲姐抱着你,拿起奶油蛋糕抹得我们脸上都是。你周岁的那天,一大家人其乐融融。
孩子,其实在那次抓周之前,在妈妈休完产假上班之后,你就和妈妈住到郑奶奶家里。一来因为郑奶奶照顾你很仔细,让妈妈放心;二来在那里,离妈妈上班的地方的近,方便妈妈中午回家替你喂奶、陪伴你。
胜利二路郑奶奶家。郑奶奶其实是外婆。在宜昌,好多人家的孙子都是外公外婆带大的,这些人家的外公外婆对外孙从来没有分过彼此,都是当做自家的孙子带的,对孩子是那种满心欢喜不求回报的爱。你在郑奶奶家呆得久了,从小都把郑奶奶的家当作你自己的家。妈妈常常打趣地笑你,问你姓什么?你理直气壮地大声回答:我姓王。因为郑奶奶这边一直叫你王毛毛。
生你的时候郑奶奶住在胜利二路派出所,从派出所大院出来是一条垂直贯穿夷陵大道和沿江大道的街巷,长约200米,叫胜利二路。从派出所大院出来,顺着右手在胜利二路走120米左右便是沿江大道,过街即到江边。夏天的傍晚,郑奶奶把你拾掇干净,我们一家人抱着你去江边乘凉,聪明有趣的你,一路上不知引来多少人的羡慕。记得从派出所大院出来,胜利二路口第一家商铺门前,安放着一台测量身高体重的仪器,每次路过那里,听到仪器内的感应装置播出“欢迎光临”四个字,你都会笑咪咪地拍起你的小巴掌。到了江边,我们和你一边吹着江风,一边教你唱一首首经典的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孩子,从你小的时候,就是王爷爷郑奶奶照顾你的多,他们把你当成手心里的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对你呵护有加。郑奶奶每每把你打扮得像个洋娃娃似的,加上你天生帅气,走到哪里大家都喜欢你。你在那里一直生活到上小学三年级,这期间除了周末,就是在学校放假的时候你才回到我们自己的家。所以你的好多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都是在外公外婆家养成的。
与妈妈冷静理性的性格相反,郑奶奶带给你十足的烟火气,爽朗能干的郑奶奶总爱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把你的生活起居安排得井井有条。郑奶奶用她响亮的大嗓门,大声地和你说笑,悉心照料你的生活,把你当作她的一口气,唯恐你受一丁点儿的委屈。
我永远记得在你睡觉的空闲时间,郑奶奶戴着老花镜为你织毛衣的情景,在你吃鱼的时候老人家细心地把一根根大大小小的刺为你剔出,当你慢慢长大,体重越来越重,郑奶奶吃力地抱着你的样子;记得王爷爷心甘情愿帮忙操持家务,买菜、择菜、洗菜,在客厅内围着你的婴儿车、学步车团团转;记得你的舅舅一回到家,先要看看你逗逗你才去忙其他事情,他还经常抱着你为你把尿。孩子,你的外公外婆,他们不仅养育了我,还在你身上付出了全部心血,于他们而言虽不求回报,但这份恩情我又怎能忘记?孩子,虽然你的离去,让我感到万念俱灰,妈妈真想随你而去,但我怎么忍心让心力交瘁的他们又添一层伤悲?孩子,我有时想,人到底为什么活着,为谁而活,仅仅是为自己吗?似乎不是。为我们最亲近的人,从广义来看也不尽然。在你稍大些,妈妈曾经对你讲过,既然来到这世界,就该为这世界做点什么,就该留下点什么。我想应该是为了我们认为值得做的事情而活,是这样吗?孩子,我还割舍不下这份亲情,在老人家膝前尽孝,是我必须要做的,我必须为你,也为我自己做好这一切,让他们心安。
和你一起住在郑奶奶家的那段时间,只要我一回到家,郑奶奶就把你交给我,好去做其他的事情,也好让我们母子有更多在一起的时间。
在你未断奶前,吃奶的时候是我们交流最多的时间,你一只手抱着妈妈的身体,一只手抚握妈妈的乳房,费力地吸吮里面的乳汁,经常吃得满头大汗,小的时候吃着吃着就睡着了。在你断奶前要长牙的那些日子,因为牙床发痒,每次吃奶吃到最后你都想咬一下奶头,可你并不像别的孩子那样不管不顾,你总是轻轻地咬一下然后以询问的眼光浅笑着望向我,听我啊地一声叫疼,你立即松开了口。所以孩子,你的体贴也是与生俱来的。
大概是98年夏末,单位安排我去北京出差,妈妈初次体验了与你分别的滋味。离开你几天,还真的好想你!尤其是晚上,和同去的姐妹们讲到各自的孩子,我的眼前立刻浮现你那双灵动的大眼睛,你时而憨态可掬的模样。路过天津劝业场,妈妈为你买了一条大鱼风筝,那一年那条鱼比你的人还高。
孩子,你小的时候,就和那鱼儿一样活泼,你是人见人爱的小帅。我们单位的叔叔伯伯们无数次打趣地对我讲,说你那一双迷人的眼睛,以后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姑娘呢!孩子,在你会讲话后,特别爱接电话,有一次我从单位打电话到家里,猜到会是你抢着去接,我故意问:你是哪位?那时你的概念里,还分不清你我,也从来没有人这样问过你,你有点慌神,只愣了约2秒钟,你立即答道:我是我位。把妈妈乐得,后来回到家还笑话你呢,也趁此机会教会你怎样区分你和我,关于人称等等。在派出所大院,不管遇到谁,你都会主动打招呼,还抢着告诉别人我们要去做什么。你还是充满豪气的小子,在你上幼儿园前,1998年前后吧,郑奶奶家从胜利二路搬到了献福路。在新家,郑奶奶把你的玩具规整好了然后指给你看,等我下班回家,你拉开那些放有玩具的抽屉,一个个向妈妈介绍:妈妈,这是毛毛的,这是毛毛的,这都是毛毛的!孩子,你更是腰板挺直的小男子汉,你还不会说话的时候生病打针,妈妈说毛毛你是男子汉,男子汉不许哭哟!第二次再打针,一看到护士过来,你便伸出自己的大拇指给妈妈看,告诉我你是男子汉!妈妈清晰地记得,有一次你生病发着高烧,我和郑奶奶抱着你输了液回家,路上,一位从我们身边经过的素不相识的老太太,看了看你怜惜地自言自语道:这个孩子以后不得了哎,病成这样了,脖子还是直的,头都没有低下。孩子,俗话说三岁看老,你这种硬铮铮的品质一直到生命最后的时刻都不曾改变,只是,让妈妈好心疼啊!
可爱的孩子,你的好奇心特别强,见着妈妈总爱指东指西地询问,你灵巧地转动你的小舌头,不断问妈妈:这是什么咧?这是什么咧?
为了记录你成长的过程,妈妈经常请了摄影师为你照相,在你众多的照片中,有这样一张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大概在你8个月左右的年龄,在公园的草地里,你穿着郑奶奶亲手为你缝制的衣裤,坐在婴儿车内。你的右手掌着婴儿车,左手抓起我们为你垫在婴儿车内的布垫,紧贴自己的小脚,你的眼神是那种若有所思、有些迷蒙的,略带忧郁和不解。在你的前面,我们兴奋而急切地拿着玩具逗你,想把你的眼神吸引过来,你却不为所动。才多大的小人儿呀!我当时纳闷,你才来这个世界多久啊,哪里来的思想?难道,你的心里还装着另外一个世界?那世界不是这个样子?那是否就是你曾经呆过的世界?孩子,我想很多人的心里,都还装着另外一个世界吧,那个世界的场景或许无数次在我们的梦中出现,或许只是我们的幻像,或许是我们曾经去过、最终要去的地方,在那个世界有着我们不为人知的秘密,有着我们内心最纯粹最珍贵的东西,那东西可能是某人某事某个小物件,那是旁人永远都无法涉足的领域。我相信。如同我始终相信三岁前的记忆存在一样,它们有时以我们不知情的方式隐藏着,或是以我们不能理解、无法表述的方式印在脑海深处,谁说3岁前记忆丢失了呢?
亲爱的儿子,在专门为你准备的影集上,妈妈记录下你成长的每一个过程:1996年11月20日,你哭的时候有了眼泪,你的体重长到4.35KG,身长54CM;1998年2月22日,我和郑奶奶带着你上街,正行走时,你突然挣脱妈妈牵着你的手,并用力推开,单独行走起来,从那时起你开始独立行走……
夷陵区胡奶奶家。夷陵区你胡奶奶的家,那时在夷陵区罗河路休干所院内。院内房屋的原状是一栋栋独立的两层高的楼房,后来陆陆续续都被加高到三层。每户人家的门前屋后种满各种花草树木,有的还种有蔬菜。胡奶奶家的门前种了枇杷树、桂花树、月季、茶花等等,还有高过人头的美人蕉,夏天,在家门口的过道上搭了葡萄架,葡萄架上爬满葡萄藤。孩子,你是在1岁左右因为断奶被接到胡奶奶家的,在你到胡奶奶的第二天吧,你的陈爷爷高兴之余,在朋友家多喝了两杯,因此再度脑溢血,不久于人世。
断奶后,偶尔在你爸爸学校放假期间,或者,在爸妈周末休息的时我们一家会在周五坐车到胡奶奶家,周末吃了晚饭再回到我们自己的家。每次去那里,胡奶奶都会提前把我们的房间准备好,冬天怕你受凉,还专门铺上电热痰。那时夷陵区胡奶奶的家,简朴而温馨。
孩子,那次断奶,尽管妈妈不舍得你离开,更不放心你离开,但你必须离开妈妈一段时间呀!为此,我专门用一张字条,把你的喜好、你的习性、你的肢体语言等等记录下来,交给前来接的爸爸。看到这张字条,你的姑姑唏嘘不已,感慨良多,常常念叨妈妈对你的贴心。
那段时间,妈妈不在你的身边,怕你感到陌生,你爸爸就住到了夷陵区胡奶奶家。听说你在那里,你经常把院内一位老人错认成郑奶奶,要跟了她走。每次我打电话问你的情况,或许是为了宽慰我,胡奶奶总说你很好很好。也是怕我担心吧,胡奶奶对妈妈讲,说她很喜欢你,说你这个孩子很忠诚。我当时还纳闷,这么半大点的孩子,怎么用忠诚来形容,又不是小猫小狗呢?孩子,我慢慢体味到,胡奶奶要表达的是你对人始终如一的信任。这一点从小到大你都没有改变,对亲人如此,对同学朋友如此,对感情更是如此。
大约一个月不到吧,断奶后我去看你。记得那天我起了个大早,乘坐上到达夷陵区的专线公交,下车后径直来到胡奶奶家的客厅。来到客厅,见你乖乖地坐在沙发上,你旁边的椅子上坐着一个小姐姐,她一手拿碗一手拿勺,正替你喂吃的呢。我没有做声,在你对面的沙发上坐下,看见小姐姐一勺一勺地喂你,奇怪你居然没有认出我。你瞥了我一眼,继续吃着,小姐姐三下两下喂完碗里的食物,替你擦了嘴,我十分不解地盯着你,你再看我的时候,估计是连接上了一个月前的记忆,妈妈见你嘴巴一瘪,委屈地扑到我怀里哭了起来,抱着你的我,眼泪也要出来了。孩子,你一定是怪妈妈瞥下你这么久没有消息吧,那一次,你哭得好委屈好伤心!孩子,我们的那一次见面,让妈妈知道你的心是水做的。
孩子,三岁前的记忆,怎么可能不存在呢?只是偶尔,那记忆的弦一度断开,没有衔接起来罢了。我一直想有机会和你讲讲这次断奶后我们母子的见面,一直没有等到我认为最合适的时间,孩子,你悄悄地走了,把这段记忆一并带走,只留下妈妈回味一生么?我能带着它到天堂和你相认么?你这样一个重情重义的孩子,不会轻易忘了生你养你的妈妈对吗?我清晰地记得,你小时候在夷陵区胡奶奶家,有一次我去看你,半路见你和奶奶买菜回来,小小的你提着一条大鱼,一见到我就哭着挽留:吃饭了走,吃饭了走。那情景恍若就在昨天。
在夷陵区你胡奶奶家,妈妈经常听到胡奶奶叫你我的鼎鼎,我的鼎鼎!看见胡奶奶和你互相拍着巴掌,边拍边念叨:张打铁,李打铁,打个花儿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 看到这些,妈妈对你也慢慢能放手了。偶尔你姑姑会接了你去她家,讲起你,姑姑说:这个小家伙好有味儿哟,他每天早上醒来我们都没醒,他不哭也不闹,一个人玩呢!
你大伯一家也很喜欢你,经常是在你生病发烧的时候把你弄到他们家,请做护士的大妈亲自为你打针。看着大妈娴熟地为你输液,特别是在你手上找不到血管,有时还要在头上脚上扎针,那时候妈妈心里好紧张!我们家里至今保存着你儿时的《保健手册》、《预防接种证》及各种病历,为避免感染疾病,定期我们会带你去打各种疫苗;还因为你生来爱出汗,我们为你试过好多种偏方,从炒大麦冲水喝到冬虫夏草,能试的我们都试过。孩子,你儿时每一次病痛无不伴随着妈妈的揪心,就在这一次次生病的经历中,妈妈惊喜地发现,你每一次生病后,身体都会出现明显的进步,比如能坐起来了、会牙牙学语了、自己可以用勺子了等等等等,你就这样在我们惊喜的目光中慢慢地要学着独立,要逐步离开亲人的视线了。
亲爱的小帅,快三岁的时候,我们带着你进行了体检,体检中各项指标正常,长到13.6KG,93.5cm,牙齿已有20颗。那时,你已经能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和父母亲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能区分你我他。能按音乐有规律地摇动。能看图说一段话。能从一数到百。知道白天、晚上。能独立唱完一首歌。宝贝,你就要上幼儿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