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馆陶县一中高三班主任赵鹏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2133683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2年05月03日

赵鹏是在4月27日晚上服的毒

发布时间:2012-05-28 13:44:07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据老师们推测,赵鹏应是在4月27日晚上服的毒。

4月27日,这一天工资到账、可能还要发福利,本是让人高兴的一天。并且,此前有传言说,27日,县领导要到学校看望高三年级的班主任。

去年,作为“辛苦费”,每个班主任发了一辆电动车;今年,传言每人要发一台笔记本电脑。对这一天,老师们都很期待。

赵鹏也很在意。26日晚上8点多,他给远在老家黑龙江绥化的父母打电话专门提到此事。他说,如果县长来了,就再给家里打电话,如果没来就不打了。这是赵鹏与父母的最后一次通话。

这一天,县领导没有来。

4月27日下午6点左右,赵鹏收到工资提醒短信,四月的工资到账。“1450元,少了500块钱。”赵鹏将工资短信拿给陈磊看。

三月份,赵鹏的收入除了基本工资1450元外,还有500元交通补助,共1950元。

其实,500元补助是来自河北省的一项短暂的补助政策。2012年,河北省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以交通补贴和精神文明奖励为名,每月发980元补贴。在馆陶,每位教师变为500元。

这一补贴政策,在河北只执行了一个月。四月份,馆陶也取消了500元补助。没人会意识到这500元对赵鹏意味着什么。

晚上8点多,赵鹏参加班主任们一起开的考务会,安排第二天模拟考试的考务。考务会上,老师们还提到白天学生打架的事,这一天,赵鹏班上的一个学生和另一个班级的学生打架。赵鹏把自己班的学生批评了一顿,还把学生赶回家反省。

这次事情的处理不像赵鹏的风格。2009年,赵鹏曾带一个高二班,一名学生违反纪律,学校要开除他,赵鹏说“开除他,先开除我”,最后保住了那名学生。学生们很喜欢这名憨厚耿直的老师,有学生称跟他关系很“铁”。

“自己班的学生就像自己家孩子,即使犯点小错误,也不该处理自家孩子这么严重。”在考务会上,班主任们劝赵鹏,陈磊发现赵鹏一言不发,用手不停地捋头发,看起来烦躁不安。

陈磊一闪念,有时间,要找他聊一聊。会后,各自忙着通知学生考试事宜,没有碰到一起。

晚自习后,薛广、赵鹏等三名班主任值班查宿舍。

晚上10点40分左右,查完宿舍后,赵鹏没有回家,而是独自回到办公室,关掉灯,拉上窗帘,将一整瓶农药全部喝完。

警方调查,4月27日下午6点半左右,赵鹏在学校西侧两三百米外的农资店购买了农药。陈磊猜测,赵鹏购买农药应是在收到工资短信之后。

“格式化”的生存:高中阶段各种模拟考试、会考要有100多场。每天跑早操时,班主任老师还要跟着

馆陶县一中是馆陶县唯一的一所高中,像很多县高中一样,实行封闭式管理,每个月只有一天假期。学生和老师过着格式化的生活,按照固定的程序每天周而复始。

每个班主任,负责五六十名学生的各方面。

冬天,早上6点10分上操。早上5点40分,赵鹏从闹钟中醒来。有时,脸不洗就往学校走,6点之前,赶到办公室签到,再到操场与学生一起跑操。

每天跑操时,班主任老师要跟着,和学生一起喊班训和口号,驱走睡意,振奋精神。

包括早晚自习,每天13堂课,上到晚上10点左右,班主任要到宿舍确认所有学生都在,等学生上床熄灯后,再回家休息。

妻子马婷婷回忆说,赵鹏每天晚上11点才到家,如果1岁多的儿子醒着,他和儿子玩一会,等小家伙放过他,他才能睡下。有时,回来太累,赵鹏脚也不洗,儿子也不理,直接睡下。

据一位老师介绍,在馆陶第一中学,高中阶段各种模拟考试、会考、月考、周考、小测验要有100多场。到了高三,所有的科目都有周练,月考更是雷打不动。

每个月,学生放假休息一天,而这一天,老师们要把月考的试卷判完。

到每年的暑假、寒假,班主任也不轻松。按规定不允许补课,但补课已成为惯例。高一的假期还能休息,高二、高三的寒暑假,因为补课,只能休息10天左右。

补课时,班主任要比平时上课更累。一位带过多届毕业班的老师称,即使带完毕业班也不会轻松,如果学校再安排带高三,那意味着还没帮上一届学生报完志愿,下一届学生的暑假补课就要开始了。

平日里,班主任事无巨细都要关注到,“谁的学习成绩最近提高了,谁的学习成绩下滑了,需要跟他谈谈”。

一位老师称,每天脑袋都是嗡嗡的,到晚上,基本上就不怎么转了。“有时想不管那么多,但总不能因为自己不负责任毁了一届学生。”

还有一位老师说,“我们工作就是全部,吃饭睡觉都是为了工作。”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决策者们为了权利整天勾心斗角,有什么意义呢?还是干点正事吧!


    写信时间:2012/05/30 23:15:19
  • 有些人认为赵鹏太傻,为什么一定要当那个老师,凭自己的学历,再找个好工作并不难。这完全正确,但是如果仅仅这样看待这个问题,就太狭隘了,赵鹏的死不是一个人问题,而是个社会问题,是个教育问题,馆陶一中,和赵鹏老师这样累这样穷的老师,应该不只赵鹏一个人吧?河北不只一个馆陶一中,中国也不只一个馆陶一中。中国每年有700万高三学生,其中有400-500万升入大学,这700万学生成人成才的背后,有多少老师和班主任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劳动啊!还有高一高二的学生,老师的艰辛也差不多,这些老师的生存状况直接影响着千万孩子的成长,如果老师都去另找工作,谁来教育这些学生呢? 社会可以忽视老师,但能忽视孩子的教育吗?全国有2.5亿在校中小学生!


    写信时间:2012/05/30 23:12:37
  • 赵鹏老师的生活、工作状况并不是个别现象,不仅在馆陶,在河北,在中国的很多地方,老师的生活状况都很差。但社会的关注却很少,社会更关心的的孩子的教育状况,很少想到老师的生存状况。教师这个群体,有其特殊性,当上老师,是从学校又进了学校,从学习的学校进了教学的学校,生活环境比较单纯,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老师对金钱地位看得较轻,一般不会有怨言,都是默默承受着,始终想着给自己的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不想让学生过早第遭受名利思想的熏染。老师的默默承受,换来的是社会的沉默和冷漠。现在的社会,除了老师,还有什么人耻于谈钱呢?我们山东从08年之后,状况好些了,以前也和赵鹏一样,一个语文老师,每周有37节课,学生四个星期休息一天,学生不休息的周末,老师轮流上课,我记得那个学期,周末一天我就上了11节课,就是晚上的第二节没上,因为那一节课开会。我们不想抱怨个人的收入和劳累,毕竟,现在的社会,干什么工作也不轻松。工作累点是没什么的,只要身体能承受的住就可以。教师的贫穷不是教师的悲哀,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是国家的悲哀!中国教育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有那么多的教育专家,完全可以提出一个更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但为什么就没人提出呢?西部地区的教育的落后更是无法言说,政府的有那么多钱去修高铁,修跨海大桥,就没钱给西部一个乡村盖一栋像样的房子吗?都是生活在共和国的蓝天下,为什么东西部的教学条件差别那么大?青海的,甘肃的,广西的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就不是共和国的蓝天下的儿童吗? 公平何在?


    写信时间:2012/05/30 22:5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