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
1994年7月8日凌晨2点,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国际共运的杰出继承人、各国马列主义第一代领导人——金日成在外地视察工作途中因情绪激动、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朝鲜上下举国哀悼,金日成的逝世,对于举步艰难的国际共运是一个重大损失。去世前他的儿子金正日正因病在治疗,因此金日成不得不继续在82岁高龄继续工作。而国内及国外的问题给予金日成极大的困扰。国内农业工作仍然疲弱,经济停滞;国外方面,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访问平壤,原因是朝鲜在六月被美国指试射核武器,因而退出国际原子能机构,卡特访朝给金日成带来了来自大韩民国邀请金日成访问汉城,并举行首脑会议的消息。南北高峰会谈预备接触磋商会议于1994年6月28日晚间在板门店达成协议,当时的韩国总统金泳三预定于同年7月25日至28日访问平壤,与金日成举行历史性朝韩峰会。孰料,金日成竟于峰会召开前17天猝然逝世,使得此一峰会化为泡影。
当金日成逝世的噩耗传来,朝鲜举国哀痛,如天塌一般,全国2200万人中到平壤吊唁的竟达1000万人。人们为制作花圈,平壤市的所有鲜花全部售罄,城市周围的鲜花也被采光,不得不从北京紧急空运20万元的鲜花到平壤。许多海外朝鲜人也赶到平壤吊唁,甚至不少韩国政界、商界要人也冲破韩国当局的禁令,经第三国到平壤锦绣山表达对金日成的哀思。追悼大会原定7月17日举行。因金正日悲痛欲绝尚未恢复以及准备工作仓促,不得不推迟三天到7月20日。追悼大会召开时,台上金正日率百官守灵,台下百万群众哭声震天,以至天上阴云密布,落下雨来。中国接到朝方通报的金日成去世的消息后,马上由邓小平、李鹏、乔石发去唁电,并派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丁关根,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兼邓小平办公室主任王瑞林上将赴朝代表邓江吊唁。丁关根等人在列席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临时会议时重申了中共对金正日政权的支持。他逝世后,国际社会一致反应是,二战后对抗性的国际政治格局将随他的离去降下帷幕。朝鲜伟大领袖金日成金日成去世后,最高人民会议于1998年修改的宪法规定他为共和国永远的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