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厚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5395
本馆由[ vczcwo ]创建于2010年01月17日

戴厚英日记

发布时间:2012-10-01 19:49:56      发布人: vczcwo


戴厚英的女儿戴醒是从美国来沪奔丧的。母亲遭人残害使她悲痛欲绝。追悼会以后,她整理母亲的遗物。戴厚英没有什么积蓄,总共大约万把元,银行里的存折都是二三千的,没有一笔巨款。平时她将钱都捐给了家乡的灾民。她留下的无非是一屋子的书籍以及书信、日记和软盘。那日记足足有一麻袋。
侦查员们在毫无线索的情况下,不由对戴厚英的遗物产生兴趣,兴许从她的日记或书信中发现些有价值的线索。可戴醒怎么也不让侦查员们碰母亲的遗物。她认为这是母亲的隐私,谁也无权过问。母亲已经死了,就不要再挖她的伤疤了。
也巧,同时被害的戴慧,她的舅舅是本市一个区的区委书记。他也一直关心着此案的侦破情况。于是,他出面做戴醒的工作,希望她配合公安机关,尽早抓获杀害她母亲的凶手。他还对戴醒说,只允许两位侦查员在极小的范围内阅读戴厚英的日记,保证不泄露戴厚英的隐私。
于是,一麻袋日记扛到虹口公安分局,由刑侦支队政委施敏鹤和陈申东两人阅读。
陈申东对戴厚英的日记读得很仔细,凡是出现人名都一一记录下来,大凡是社会名流。突然一本日记本中出现了一个很陌生的人。这个陌生的人出现在1996年4月25日的日记里。戴厚英记道:“我中学时代的老师李文杰的孙子陶锋,带来其爷爷的一封信,要我多多关心;陶锋本人是厨师,要求帮助在上海找个宾馆打工……”
李文杰——陶峰。老侦查员徐一中马上想起在查阅戴厚英的来信中见过一张纸条,忙翻出这张纸条,上面写道:我的孙子小锋在五角场工作,望多关照。并附言:陶锋,住宝山区呼玛一村某号。
在浓雾中出现的这两个陌生人,犹如一道电光闪亮,不由令陈申东和施敏鹤亢奋。他们迅速查明,李文杰确是戴厚英在读临泉中学时的老师,很久没有到上海来了,不存在作案的任何因素。那个叫陶锋的也确是李文杰的孙子。老侦查员在走访呼玛一村时,那里住着不少来沪打工的安徽人,有人知道陶锋,但陶锋已不在呼玛一村,他前一天晚上坐火车回老家去了。有人反映,8月25日晚上,也就是戴厚英姑侄遇害的这一天,陶锋回呼玛住宿地时,看见他多了一台爱华牌“随身听”。再一追问,陶锋的体貌特征与凉城地区一个溜冰的小学生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红衬衫、秃顶、络腮胡子。
种种迹象表明:陶锋有重大作案嫌疑。
时不宜迟,追捕陶锋!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