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厚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5395
本馆由[ vczcwo ]创建于2010年01月17日

戴厚英曾受批判

发布时间:2012-10-01 20:09:22      发布人: vczcwo
许多人对戴厚英的了解是从她的两本书《人啊,人!》和《诗人之死》开始的。1964年,有一天戴厚英在马路上碰到一位熟人,熟人的身边站着一位高大英俊的中年汉子,那个汉子就是诗人闻捷,戴厚英和闻捷就这样认识了,但仅仅是读者认识作家,并无交往。后来文革期间,闻捷因为历史问题接受“文革领导小组”的“第四把手”戴厚英的审查,及至闻妻跳楼自杀,戴去劝慰--同情--相爱,风言风语弄到张春桥发话,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工宣队出面干涉,强行拆散这对恋人,并对闻捷进行批判。闻捷愤而自杀了。闻捷的死对于戴厚英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人啊,人!》和《诗人之死》因此成文。

曾受批判

  “文化大革命”后,戴厚英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写出了《诗人之死》。上海文艺出版社决定出版。上海某些人闻讯,视为猛兽———因为闻捷之死与那些人有关。此书停了下来。不久,上海文艺出版社还是决定转印,打了纸型。这时,上海某人又借用夏衍之口,压此书。终于此书无法在上海印,转到福建人民出版社,上海又派人追到福建。关键时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给予支持,使此书问世。上海新华书店原订六万册。印成后,受到某些人干涉,上海退书,一本也不让进。后来,总算进了一点点。有人看了,说:“写一个专案组长跟专案对象的恋爱?!”
  《人啊,人!》出版之后,戴受到了“密集性”的“批判”。她知道原因何在。可是,声势浩大的“批判”,反而使这本书一下子引起注意。美国出了烫金精装本,香港出了两种版本,法国出了译本,日本、联邦德国也在翻译出版……可是,她不仅得不到版税,连样书也没拿到。
  戴厚英还告诉我,外国出版社编辑来沪,要求会见作者。复旦大学党委请示上海市委宣传部,未予同意。德国波恩大学马丁教授求见,也遭拒绝。里根总统访问复旦大学时,复旦大学有关的接待文件上,专为戴厚英写了一条:“如果外国记者问起戴厚英,就说不知道。”
  上海某人要把戴打成“三种人”。戴说,那人明明知道她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属“三种人”,为什么强往这上面套?据说,上海市委一位书记在一次会议上,曾提及戴是“文化大革命”中“上海市委写作组成员”。戴说,这显然不符合事实。
  戴说,对《人啊,人!》的“批判”,是她一生中蒙受的第二次打击。
  打击,反而磨炼了她。她说,一旦看透了,反而很冷静。她无心于功名利禄,唯一的追求就是要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迄今她还不是中国作协会员。但是,她说,她在读者中的广泛影响,已无愧于是一位中国作家。最近,中国作协要她写申请。她说,她不写。她不愿打着白旗进入中国作协。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念戴厚英 一书飞逝沪园中,嫦娥袖挽戴厚英,厚英梳扮拂尘世,含笑携慧登天程。忽闻桃李读书声,止步回头细细听,熟熟系惜心相印,朗朗书声一片情。珠泪含睫映慧影,风华正茂何轻生?伪善文明这把刀!害得人间不太平!焚书揭竿闹革命,后面自有工农兵。天南海北联合起,重整河山戴厚生!


    写信时间:2013/03/22 21: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