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和的无声大爱,感召呼唤了更多的清华人加入这场爱心行动
赵家和的无声大爱,感召呼唤了更多的清华人加入这场爱心行动:陈章武,在赵家和的身体每况愈下时,义无反顾地继承了他的事业,开始筹备运营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2] 的成立;刘迅,深圳新同方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曾是赵家和的学生,在创业之初受到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公司成功运营之后全力加盟这一公益助学的行列;李俊,兰州友信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校友,得知要在甘肃设立助学基金会的消息,第一时间作出响应;清华大学又一名校友,自告奋勇、一直默默地为基金会建设网站……7月22日下午5时35分,赵家和溘然长逝。没有花圈簇拥的场景,也没有白菊黑纱的仪式,他就这样静静地离去了。遵照赵家和生前遗愿,遗体捐献用于医学研究,不安排任何遗体告别仪式。就这样,赵家和没有带走任何东西,而是倾其所有,为山区的孩子们留下了曙光照映的未来,为人们留下了最高尚纯洁的精神境界。
而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甘肃白银市实验中学高三年级新同方班创造了该校一个新的高考奇迹:全班考生最高分677分,最低分454分,43名考 生的二本上线率为97.67%,而一本上线率更是高达88.37%!
"高中三年以来,我受到了很多爱心资助,我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帮助。但我们在精神上得到的鼓励和温暖更多,这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作为新同方班的受助学生之一,李腾至今也不知道资助人是谁,但他深深铭记着一定要把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
基金会成立后,至今收到18笔共计近80万元善款,"能有更多爱心人士参与进来,继续传承赵老师的精神,一起帮助贫困孩子,这是基金会坚持努力的方向。"陈章武说。同时,从秋季开始,基金会又增加了4所中学作为资助学校。秋季开学后兴华助学基金会每年资助的学生总数将超过1000人,资助总额每年超过200万元。
赵家和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学生、献给了教育事业,但他自己却生活得非常清寒。赵家和的一名学生在悼念恩师的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感人的画面:"学生毕业后向赵老师咨询问题,无论多么天寒地冻,他总是穿着那多年如一的、旧旧的棉罩衣,骑着那辆旧旧的自行车,亲自到学生的公司解答,从不要报酬,甚至不肯留下吃顿饭……"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赵家和的义德大爱点亮了许多贫寒学子未来的梦想。他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更是为教育事业倾其所有的传奇一生。虽然他隐姓埋名,默默奉献,却早已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