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列侬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4273157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0月17日

约翰·列侬记忆永不搁浅

发布时间:2010-12-07 15:50:1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岁月的无情不仅在于它的悄然流逝,更在于它会冲淡甚至消逝很多人类的记忆。约翰·列侬创作了经典之作《想象》,但他或许从未想象过自己将与流逝的岁月抗衡。在他逝世30周年之际,人们非但没有将约翰·列侬的名字遗忘,反而不断激活和刷新对他传奇人生、音乐世界与和平理想的记忆。12月8日是“摇滚之父”约翰·列侬遇刺身亡30周年的纪念日,在此,本报诚邀李银河、周云蓬、张悦然,与广大乐迷一起追忆和缅怀永远的约翰·列侬。

  本版撰文 记者 向萍

  约翰·温斯顿·列侬(John Winston Lennon),英国著名摇滚乐队“披头士”(The Beatles,也译做“甲壳虫”)成员,摇滚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披头士乐队的灵魂人物,诗人,社会活动家,反战者。

  约翰·列侬短暂的一生中独立或与保罗·麦卡特尼、小野洋子联袂创作了很多作品,代表作有: 《Baby’s Heartbeat》、《John & Yoko》、《Beautiful Boy》等。

  怀念,

  在特殊的日子里

  “列侬好像崭新时代的‘报春使者’,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对他的纪念也是对那个时代的缅怀。”李银河

  今年10月9日和12月8日分别是约翰·列侬诞辰70周年纪念和逝世30周年纪念,世界各地的纪念活动此起彼伏。

  在列侬旅居过的美国,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的草莓地是纪念列侬的著名场所,在由黑白马赛克组成的圆形地面中间赫然写着“IMAGEINE”的字样,这里正对着列侬当年在纽约曼哈顿寓所的窗户。列侬的照片被放置在燃烧的烛光中、绽放的花丛里,乐迷们哼唱着列侬的经典歌曲,寄托深深的缅怀之情。

  在列侬的故乡英国利物浦,其首任妻子辛西娅和儿子朱利安参加了18英尺的纪念雕塑“和平与和谐”的揭幕仪式。不仅如此,约翰·列侬的头像还被英国皇家铸币厂采用,登上面值5英镑的纪念硬币。

  “列侬好像崭新时代的‘报春使者’,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对他的纪念也是对那个时代的缅怀。”李银河说。

  列侬那猝然而悲情的死亡,使他所倡导的自由,反战等主张成为一项未完成的事业。但战争并没有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对于自由的追求和争取仍在进行。张悦然说,“只要人们还在为了和平和自由的理想而努力,人们就需要列侬以及列侬精神。对他的纪念,成为呼吁和凝聚这种精神的一种形式。”

  突来的死亡将爱情定格为永恒

  “......那是我一个人的约翰·列侬。他是辉煌的,是快乐的,是愤怒的,也是忧伤的。我深深爱着他,因为这样一个人曾是我们那个时代、我们这个世纪和人类的一部分,与他生活在一起,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小野洋子

  唯一能将美好爱情定格为永恒当是距离,死亡,或者离开。30年前的那一声枪响定格了列侬的人生也锁定了他与小野洋子的一世情缘。两人的结合充满了迷幻色彩,一方面成了不少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另一方面也历经岁月沉积而演绎为一段音乐艺术家的爱情佳话。

  小野洋子,是约翰·列侬短暂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她却被视为导致披头士最终解散的罪魁祸首,并在列侬逝世20年后仍不放弃宣传他“爱与和平”的理想而被部分歌迷抨击为借亡夫之名发财。“西方国家也没有走出男权社会的樊笼,也被‘红颜祸水’的思维笼罩着,这种一边倒的评判标准显然不公允。”在李银河看来,小野洋子有自我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而她的选择并没有对他人造成严重的伤害,这与“大恶”、“大巫”相比实在不值得人们投注那么多关注。

  小野洋子在列侬的艺术和人生之路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列侬对东方文化的迷恋,作品中女性柔婉气息的传递或许正是这种影响的产物。”周云蓬说。

  音乐让他的名字

  永不搁浅

  “摇滚是能够折射出一个时代年轻心态的音乐形式,决不仅有抒情、赞美,更有叛逆和探索。尼采崇尚生机勃勃的美,约翰·列侬的摇滚正体现了这种青春之美。”周云蓬

  “约翰·列侬”的名字不会在岁月之河上搁浅,他是敏感的诗人,充满激情与反叛精神的社会活动家,一场惊世骇俗之爱情戏剧的男主角,拥有短暂绚丽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但归根结底,他是音乐的儿子,一个能够穿越时空的阻隔与种族的疆域而撼动无数人灵魂的伟大摇滚乐手,这是约翰·列侬为人所知的契机,也是他为人所追怀的因由。

  “小波很喜欢披头士的音乐,当年收集了很多他们的盒带。小波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谈论创新与古典的关系,对约翰·列侬的音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到底什么能撼动古典的坚固而神圣地位?唯有创新精神。”李银河回忆说,这大概是王小波针对音乐撰写的唯一一篇文章,足见其对约翰·列侬的推崇与敬意。

  “伟大的艺术家往往带有孩子气,这种孩子气表现为飞扬的想象力、任性的不妥协。这两大元素在约翰·列侬的作品里都有生动的体现。” 在周云蓬看来,成长是一条从纯粹、赤诚到世故、圆滑的路,约翰·列侬作品里的赤子情怀是打动自己的神秘旋钮。周云蓬说,约翰·列侬的音乐世界是非常富丽的。

  摇滚作为一种精神和文化,对它的理解以及对其内核的阐释从来没有停歇过,“摇滚是能够折射出一个时代年轻心态的音乐形式,决不仅有抒情、赞美,更有叛逆和探索。尼采崇尚生机勃勃的美,约翰·列侬的摇滚正体现了这种青春之美。”周云蓬如是说。

  “约翰·列侬之所以吸引我主要还是因为他的音乐,此外的主张、行为,我只是略有了解。”张悦然以为,约翰·列侬既然已被人们视为一个传奇人物,那么被人们从其各个身份出发、凭借各种视角加以解读便是一种必然,“不过我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通常过多的花边新闻,会破坏你对一个艺术家的纯粹的感情。”时光荏苒,约翰·列侬被定格在《Rubber Soul》,《Revolver》等专辑里,被刻录进《Yellow Submarine》,《Norwegian Wood》等经典单曲里,而这些早已驻扎在张悦然的记忆里,昔日的喜欢成了今天的一种怀念,夹杂着光阴的味道。

  以自己的方式

  “给和平一个机会”

  “以各种方式表达反叛,不惜一切代价、偏激、歇斯底里,这正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一场彻底性的自由革命运动。”张悦然

  列侬是一个不遗余力的反战者,他把自己对和平的祈望融入具体的行为和音乐的创作之中,形成一组“集束炸弹”,不仅在他有生之年迸发出四射的威力,还在他身后的岁月里不断蔓延着余威。

  1969年5月,越战爆发。他们在阿姆斯特丹举行了著名的“爱与和平”的床上静坐示威,“给和平一个机会”,“武力不会对和平有任何帮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躺在床上一星期而获得和平,在寻求和平的各种方法中这是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是他们微弱却又极具影响力的声音,两人的激越行为顿时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极大关注,这关注中自然有唏嘘感佩之情,也有鄙夷批判之声。

  “列侬和小野洋子的这场惊世骇俗的和平运动可以说是一种行为艺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艺术家都把反战与性联系在一起,以此表达息战的强烈渴望。”李银河认为“性”在有些时候的确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但其效果是有限的,“不仅是‘性’,现实世界里爱的力量也是很有限的。艺术家认为性、爱可以感化人心、阻止战争、拯救世界的想法是美好而充满激情的,但其天真性、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张悦然认为人们应该把他们所做的一系列“哗众取宠”的行为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结合在一起观想。“以各种方式表达反叛,不惜一切代价,偏激,歇斯底里,这正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一场彻底性的自由革命运动。”在张悦然看来,列侬和小野洋子希望通过这场别样“行为艺术”鲜明地表达一种姿态,自由是这种姿态的内核,公开、袒露、偏激的“性”是表现它的最好形式。

  列侬反对战争题材的创作有很多,于1971年推出的《Imagine》大碟是其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为整个60年代反战运动做了一个音乐的总结,堪称现今世界反战和平歌曲的示范之作,直至今天仍被人们传唱。1971年以后,列侬和小野洋子移居纽约,继续组织和参与了一系列反战活动。

  战争没有停歇,对和平的祈望就没有休止。这些无疑是对约翰·列侬更高层次的纪念。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