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武士敏
立志革命,疏财反袁
武士敏,字勉之,1892年10月26日,生于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柴沟堡是张家口地区的商业大镇,该地区生产的粮食、皮货大都集中此地,再经由平绥铁路运往天津。我的爷爷武杰是经营粮食的富商,由于经常往来平津,阅历多,见识广,思想开明。所以他不让自己的儿子“克绍箕裘”做一个商人,而想培养他成为饱学之士,在经世福民方面多做贡献。因此,当我父亲在宣化中学毕业后,就进入天津北洋法政学校。当时正值孙中山领导的反对满清政府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之际,他接受三民主义的进步思想,参加革命同盟会。1913年北上山西,与山西革命党人续范亭、弓富魁、南汉宸结成患难之交。参与了组织营救反袁人士郭崇道的工作。此时,袁世凯阴谋称帝。为讨伐袁世凯,1915年4月孙中山任命居正为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派往青岛策动反袁,并特地通告山东、河北、山西各省同志:“-------云贵军局限一隅,胜败之机,尚难预决。故欲缩短战争之期间,保全国家之元气,事半功倍,犹解倒悬,非从袁氏根本地推翻不可------” 武士敏立即响应号召,特地变卖祖产,赶往山东,会晤居正,献策助饷。同时,联络家乡革命志士协助塞外义军指挥弓富魁,从事反袁活动。1915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恢复国会,义军停止活动,武士敏也回到北京。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