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专家黄熙龄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46977059
本馆由[ Phoebe ]创建于2021年06月16日

黄熙龄曾获中国科学大会颁发的"全国科技战线先进工作者"称号

发布时间:2021-06-16 17:05:54      发布人: Jackson

黄熙龄1962年提出软土地基设计施工的"控制长高比组合单元法",解决了软土地区房屋开裂的问题。1974年主编《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结束了沿用前苏联规范的历史。1987年主编《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其系统性、技术性达到国际标准,并解决了中国国内外膨胀土地区建筑物大量破坏的事故。1980年代至21世纪主持复合地基和整体大面积筏板基础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编著《地基基础设计与计算》等著作,解决了中国国内外数十项重大工程地基基础问题。


期刊论文

1、黄熙龄,张永钧,孙更生.软土地基设计、计算理论及处理技术和施工技术[J].建筑结构,1978(01):21.


2、黄熙龄.地基基础工程科学发展五十年[J].建筑结构,1999(10):26-29+47.


3、黄熙龄.高层建筑厚筏反力及变形特征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2(02):131-136.


4、黄熙龄,钱力航.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J].岩土力学,2017,38(S1):218.


会议论文

1983年,黄熙龄在中国湖北武汉召开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发表论文"特殊土"。


1994年10月,黄熙龄在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论文"小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该文介绍了小桩复合地基中褥垫层的作用,给出了任一荷载下复合地基中桩土荷载分担比以及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出版专著

1988年,黄熙龄主编了《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1990年,黄熙龄编著《基础工程学》的第三章、第十一章,并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年10月,黄熙龄编著的《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黄熙龄还主编或担任编委《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卷》《唐山大地震震害》《地基基础震害调查与抗震分析》《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科技奖项

1978年,《软土地基理论及处理》和《膨胀土地基评价及设计方法》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9年,《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03年,《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6年,《多幢塔楼作用下大衣蟹框架原筏基础结构分析与设计》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8年,《大衣盘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施工技术及灾害防治》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折叠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黄熙龄认为建筑物都要打地基,地基是由土组成的,所以研究地基就要从研究土开始。黄熙龄无论在苏联留学期间,还是回到中国国内,对土的研究都非常重视,根据他的实践经验,要求所有来地基所工作学习的学生,无一例外都要做至少3个月的土工实验,目的是熟悉各种土的性质,打好基础。


指导学生

截至2019年10月,黄熙龄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共18名。


折叠荣誉表彰

1995年,黄熙龄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熙龄曾获中国科学大会颁发的"全国科技战线先进工作者"称号。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