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安康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49245777
本馆由[ 老五 ]创建于2014年05月15日

纪念孙先生

发布时间:2016-12-07 22:26:00      发布人: 老五

孙中山纪念馆解说员张万利介绍,现在大家所见的孙中山故居,是中山先生于1892年亲手设计督造并保存完好的一片住宅。故居正门贴有他当年手书的门联——“一椽得所,五桂安居”,虽过百年,但字迹殷红。

  孙中山,学名文,乳名帝象,字德明,号载之、公武、日新、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故有“中山”之名。辛亥革命后,章士钊把中山这个名字加上姓,并称为孙中山。自此,这个姓名便在国内外普遍使用起来。但孙中山本人则较多以孙文自称。

  “此外,在海外从事革命活动时,他曾化名陈文、陈载之、张宣、吴仲、高达生、萧大江、杜嘉纳等,笔名“南洋小学生”。据不完全统计,孙中山的名、字、号和化名、笔名,竟达30多个。”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郭昉凌告诉记者。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一个贫苦佃农的家庭。因为穷,直到10岁,他才被送入村办私塾读书,同时还得到田间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饱尝生活艰辛的孙中山,对中国社会的底层和农民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同情,对“百万生灵尽倒悬”的境状更感同身受。

  二叔母程氏,常往返于翠亨村与唐家湾之间,爱把洋人在唐家湾奸淫掳掠和清官兵见危不救的故事讲给孙中山听。他听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急切地追问:“为什么老番(洋人)如此欺负我们?为什么这些贪官不对付他们呢?”

  在祖屋前的老榕树下,孙中山还经常和小朋友们一起,听参加过太平天国革命的老战士冯爽讲故事。孙中山对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无比景仰,尤其是太平天国主张的人人平等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萌发了他内心深处最初的英雄情结。

  有一天,一伙海盗入村抢劫一个从美国归来的华侨住宅。“我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辛苦攒下的钱,现在全被强盗抢走了。如果留在洋人的地方,何至如此?回到自己的家园,反倒没了保护……”华侨绝望的哭诉,在小小的孙中山心中激起巨大波澜。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