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父亲跌宕起伏的一生第八章准备迎接父回家
发布时间:2016-03-28 15:15:23
发布人:
CIZI
有读者可能会说,父回家欢迎就行了还准备个什么,小题大做。其实兄妹两人还真为这准备了三年的时间。70年代社会上的口号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天和地太大了我们斗不过它们,但我们也在斗,我们在和房子斗。第四章妈妈走后之三中,对家住房子的描述是;房漏偏遇连绵雨,破损越发严重四处漏风,晚上睡不着觉还能在床上看星星。现在还需再加上一句,每天就怕刮大风。檩子烂、欑子折、房薄土和上面的瓦没有了支撑,掉下来又砸坏了天棚,房盖出了大窟窿。我们只好搞来了一块苫布进行暂时遮盖,北墙从内部开始坍塌,墙外的地面比屋内的炕沿还高,下窖造成的雨水侵袭加速了后墙的崩溃。这个房子是里生外熟的结构,外墙是半壁的四寸砖里面是一壁的八寸土坯,要不叫里边这个土坯的构造它还不会这么快的崩溃坍塌。针对房子的这两项问题我就准备备料来修理它,在这过程中找了单位党组织向他们求援,他们派来两个老左到我家来进行实际核实
,后来党组织给我的答复是;你那房子没有修的价值了,听之任之吧。不是当事人可以听之任之,但我不行呀,我不能任之房屋倒了我去大马路上过活呀,再说在大马路上过活也影响市容啊。
上下班路途中凡是我见到的砖块我都给他捡回家,修房屋需要砖、瓦、土、沙子、水泥、修天棚还需要麻刀、白灰、板条、备料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最后房薄没法解决我想出了一个高招,用包装苹果大筐的筐盖来代替木板,用的时候摆排的像鱼鳞还真结实。捡砖头备料同房屋损坏的加速展开了赛跑,终于抢在北墙倒塌前备好用料。
这里有一封写于4月25日寄给凌源监狱的信,没属是哪年但经推算应该是1976年,摘录一段如下:
您近况怎样这些天我每天备料砖头、瓦块、都准备一些了,但还需要买一部分。随信寄发货票一张,货以今天付邮,10斤挂面,大米若干斤,猪油一小瓶,邮的快件五一前估计就能到,别无它事预祝爸爸过节好。
1976.7.1的一封寄给凌源监狱的家书抄录一段: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困难,我们还要咬牙挺胸把他度过去,修房子是最主要的。在修房备料方面我本着不花钱办事的原则。准备到现在以准备好了砖头,砌墙的土、窗户和窗框、就只少瓦了,有瓦就能修了,干活得求人,还得备饭用钱等等。家中大概情景就是这样都告诉您了。
1976.12.12晚12时于床上写给凌源监狱的一封家书:我们家发生了多年来所没有过的变化,您走时那个破屋子已被我和颖颖的力量破坏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在外援的帮助下,后墙房盖以全部修好完工。屋里旧的全动工了,新间的两个小屋以基本成型了。但是这里面包含着多少的辛劳和不眠之夜呀。十一后由于东墙倒,修东墙开始,十月十七日请的人帮助修后墙和房盖。以后就是咱两自己干,现在由于上冻就得明年开春再继续干(外面全修完,屋里活没完)给自己干活也谈不上什么累不累,每天10点以前睡都算早的,这些对我自己也是一个改变越干决心越大,越干越心胜。
通过这三封信真实再现了当年为迎接爸爸回家修理破房子辛苦劳累的过程。望着修好后屋内雪白的墙,心里为用自己力量改变生活,真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和喜悦,爸爸回家能住上一个新屋子了。这个修好的房子日后又立了大功,它又接回了落实政策回沈的爷爷奶奶并在这住了一年。帮助写岁文的人,在16页中写道;“儿女勉强算接受了我”完全是不知儿女盼爸归家急切的心里。罔顾事实颠倒黑白。
这里还有一封1977.4.6的家书内容抄录如下:今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姓吴打来的,他说公安分局以办完了,沈阳方面没问题了,给我挂完电话他就坐车去大连。因口音听不懂大概意思就这些,他还问我有无需求我提就是那个附加问题,他说也研究了最后让我给你去信,因我听不懂他的话听明白的就这些特写信告知。家中无变化如能转回沈一些事要仔细办,写此祝您早日到家。
这封保存了39年寄给凌源监狱的家书,说明当年爸爸出狱后又委身就业队两年的户口,是在1977年4月6日落户沈城的,我们一家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