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徐立捐助贫困生 租房几十年至辞世
不到10平方米的客厅,最值钱的家电是一台14寸的电视机;湘雅二医院第一批眼科医生,退休前是眼科副教授,每月退休工资4000多元;这两组看似不搭调的资料,却在湘雅二医院眼科医生徐立教授身上产生交集。今年8月23日,老人走完了82岁的人生旅程,按照2005年签的遗体捐献书,他的遗体捐献给了湘雅医学院以便研究用。
9月17日上午8时许,记者走进徐立教授的家,客厅不到10平方米,昏暗的灯光下,里面除了简单的家具,唯一值钱的就是一台看上去年代比较久远的14寸的小电视机。他的老伴、79岁的胡慧侬老师说,“没有什么值钱的家什,只有一件我们1963年结婚时,家里从广州送我的一个柜子。”当湘雅二医院领导一行问到胡慧侬有什么困难时,胡老说:“别的没什么,只希望这个房子还能租下去。”原来,在湘雅二医院工作几十年的徐立教授,住的20平方米的房子都是租的,一租就是几十年。买不起房吗?湘雅二医院党宣办主任王玉林说,当年还有房子分,徐老总是将机会给别人。他的工资水平,绝对能买得起房子,但老人家将钱都捐给了贫困的大学生。
徐立是湘雅二医院建院后的第一批眼科医生,退休前是眼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0年退休时每月230元,2000年后涨到1275元,去年涨到3916元,今年有4000多元。“我们的钱都是分开用的,从来没管过他的钱,他的钱用哪里去了也不细问。”胡慧侬说。湘雅二医院眼科一病区护士长王琴说,每次国内遭灾,徐立必定捐款。从1990年徐教授退休直到他去世前的二十多年中,他利用自己不多的退休金支援灾区,还资助了十几位贫困学生上大学。胡慧侬说,丈夫有一习惯,捐款后不喜欢留下姓名,也不细问是谁接受了捐款。
2005年,徐立从媒体上得知现在遗体捐献很少,于是就自己报名填报了遗体捐献同意书。签字后,徐立动员妻子捐遗体。“我想想也是,老伴捐献了遗体,我也捐了。”胡慧侬说。以后家里一来人,徐立就会劝人家捐献遗体。
徐立病危时,我在一旁照料,他当时叹息着说,我还有两个学生没有支持到。
――对于丈夫支持贫困学生的事,胡慧侬说到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