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时刻挽救党中央 智取绝密文件密码本
在国民党特务机构,绝密文件都需要用密码本解密。尽管徐恩曾对钱壮飞十分赏识,但对于密码本的保管,他却对谁都不信任,一直是随身携带,时刻不离身。
掌握密码本就是掌握了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情报。为了搞到密码本,钱壮飞和李克农费尽了心思,终于想出一个计策:利用徐恩曾好色的弱点,将密码本巧妙地得到了。
有了密码本后,钱壮飞发现一些重要的密电仍然不能破译。这时钱壮飞注意到徐恩曾桌子上一本翻得很破的《曾文正公文集》,经过研究分析,发现密码本和这本书配合起来,才能破译密电。
有了打开绝密文件的“钥匙”,国民党内部的重要情报皆在由李克农领导的特别小组掌握之中。
1930年年底,蒋介石任命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兼任南昌行营主任,张辉瓒为前敌总指挥,企图在3至6个月内消灭苏区的红军。钱壮飞提前获知这一重要消息,并通过李克农迅速报告党中央,使红军有了充足的时间在敌人进攻前做好准备。在这次战役中,红军活捉了张辉瓒,歼敌1.5万余人。
在国民党组织第二次反“围剿”时,钱壮飞再次获取这一重要信息并报告党中央,使红军对敌人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最终取得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1931年4月,任中央特科领导职务的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后,出卖了武汉地下党。为了亲自向蒋介石邀功请赏,坚持说要见蒋介石。4月27日,敌人用军舰将顾顺章押到南京。见到蒋介石后,顾顺章供出所有秘密,其中包括周恩来、瞿秋白、李维汉、秦邦宪、王明、向忠发的住址,以及中共中央机关办公地点等。
4月25日,正值周末,徐恩曾按惯例又到上海寻欢作乐去了。正在值班的钱壮飞,接连收到6封绝密电报,深感不妙的钱壮飞赶快破译,发现顾顺章叛变,党组织面临巨大的危险。通过电报钱壮飞得知顾顺章还未被押到上海,这就是说他们还有时间。于是,他让担任交通员的女婿刘杞夫连夜乘车将情报转告李克农,由于不是接头日期,几番周折后于27日早晨将情况报告了周恩来。周恩来迅速作出决断,紧急转移上海的党组织,并切断一切与顾顺章的联系。
为了给党的转移争取尽可能长的时间,钱壮飞在让女婿送情报的同时,决定将子女暂留南京。最后女婿女儿被捕,时年12岁的儿子钱江流浪街头。
当27日敌人准备大肆抓捕时,那里已人去楼空。“但是转移走的时间并不很长,有的仅仅是刚转移几分钟敌人就跟到了。如果再晚一点,后果不堪设想!”钱泓说。
由于钱壮飞、李克农等及时送到情报,使在上海的党中央机关避免了一次重大危害。周恩来曾多次提到:“如果没有钱壮飞,我们这些人早就不在了……”
共产党党中央机关的成功转移让国民党气急败坏,蒋介石得知后更是暴跳如雷。
事后多年,徐恩曾在他写的《一个特工的自述》中,自怨“不该重用了钱壮飞”。
可笑的是,虽然事情过去许多年,但当年参与这次行动的一些国民党人员还没有搞清楚钱壮飞是谁。当年任国民党武汉行营侦缉处长的蔡孟坚后来在台湾《传记文学》上发表的《两个可能改写中国近代历史的故事》中写道:“有确实资料证明,大陆陷匪后,匪政权社会部长李克农,即是钱壮飞。”由此可见,李克农、钱壮飞、胡底的特别小组当时的隐蔽工作做得相当成功。
为反“围剿”提供有力情报保障
毛泽东称“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由于身份暴露,钱壮飞只得离开南京。几经周折后来到苏区,开始了新的战斗。在苏区,钱壮飞先后担任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保卫局局长、总参谋部第二局局长、军委二局副局长、红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等职,在他的领导下,所属部门二局为保障红军部队取得了一次次胜利,特别是在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中提供了有力的情报保障。毛泽东称赞说:“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就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1935年,钱壮飞在随红军南渡乌江时,不幸牺牲。
1997年金沙县建起了一个钱壮飞烈士纪念碑。2005年以后,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金沙县后山乡修建了钱壮飞烈士陵园、钱壮飞烈士铜像、钱壮飞烈士事迹陈列室。如今这里已成为红色旅游基地,每年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