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社会的事,学校的事、老师的事,但更是我们家长自己的事
因为,教育本不仅是孩子和学校的事。他们忘记了作为家长,也应该对孩子进行教育。
现在有多少家庭,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送进幼儿园全托,等到孩子上学,家长早上起来把孩子送进学校,晚上把孩子接回家只是督促孩子做作业,双休、节假又把孩子送进补习班,孩子从家长哪里接受的信息除了学习学习就是作业作业,然后是分数分数,名次名次,家长成了专职的保姆,而没有尽到一点教育的义务!甚至没有了感情上的交流!
现代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成就的大小,不仅取绝于智商,更取绝于情商。智商是天生的,情商可是后天培养的。对孩子来说,情商95%都来源于与父母的交流。而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却只注重了“知识传授”,而忽略了情商的培养。一个人情商低下,则就容易导致性格内向’精神抑郁,对学习不感兴趣,即便强迫自己学习,但却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近年来,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再到大学生和硕士、博士生的自杀事件频发,可以说与家庭教育中的情商缺失有关!
情商如何培养?情商的培养不是靠“情商知识”灌输而来的。是在家庭活动中家庭成员中的交流中产生的。要想提升孩子的情商,就应多与孩子交流,不是一有时间就让孩子埋头书本,而是要与孩子一块讨论“书本”讨论“电视”,讨论“电脑”,带着孩子去逛逛商场,打打球,放放风筝,踏踏青……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与家长才会实现情感的自然交融,才会产生相互亲近的感情,才会感恩,才会产任责任心,才会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正常人”……
成为“正常人”的孩子,才会感觉到社会的美好,人生的美妙,人生的幸福,为了生活的更幸福、人生的更美好,他们才会知道更要刻苦地去学习,才真正了解学习的意义!
教育孩子是社会的事,学校的事、老师的事,但更是我们家长自己的事!不要再说“孩子不听话,才需要老师的教育”“孩子不会学习,才需要老师去教”。对老师、学校来说,他们教育的孩子不是一个人,他们的教育是允许有失误的,所以,学校、老师的考核总是以一个“成功”的百分数来进行评估,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百分数永远不会是100%,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也总是有“不成功”的孩子,但这并无损于教师和学校的“形象”,可是,对我们家庭来说,教育却不能有失误,学校失失误的1%,,对一个家庭来说则是100%,所以,我们的家长,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作赌注,自己不教育,全权委托给学校和老师!
亲爱的家长朋友,自己的孩子,自己教育,那才是最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