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女杰尤祥斋
游斗地主婆
尤祥斋早在学生时代就参加了革命活动。后毕业于榆林女子师范学校,14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米脂,封建势力还很强大,歧视甚至虐待妇女的陋习非常严重。尤祥斋担任了米脂妇女促进会会长后,与学生领导组织该县广大妇女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废除童养媳和反对迫害妇女、维护妇女权益的斗争,引起巨大反响。县城里有个高姓家庭的地主婆,经常虐待亲生女儿,民愤很大。尢祥斋带领学生们闯入高家,将恶婆拉出去游街示众,然后交由国民县政府处罚和拘留。这一石破天的惊人举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震动,有力地推动了米脂乃至陕北各地妇女解放动运。
改名以明志
尤祥斋原名为香斋,参加革命以后改为祥斋。香斋原是当年尢氏家族中长辈命脉名的,那含意为香艳柔媚,希望她成为理想中的大家闺秀。她投入革命洪流之后,主动易名。一字之改,反映出她全新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从此以崭新的姿态登上了人生舞台。
大公报上的笔墨官司
尢祥斋参加革命以后,经常来往于米脂、镇川和榆林之间,开办平民夜校,建立妇女组织,扩大革命影响。她在榆林的伯你是个顽固守旧的封建余孽,对祥斋那些惊世骇俗的行动又怕又恨,经常以封建纲常礼教对她进行规劝和恫吓。当这一切归于徒然之后,便函恼羞成怒,企图从舆论上压服她。他挖空心思,炮制了一篇文章,花钱刊登于当时影响较大的《大公报》上,对祥斋和堂兄进行卑劣的诽谤。她得知以后非常气愤,便与大嫂请人写了篇针锋相对的驳斥文章,登陆上原报辟谣。其时,她不过十六七岁。
“监狱之花”
1934年,尤祥斋在河北省担任党内交通职务。一次在天津执行任务时,被叛徒告密,身陷囹圄。当时她已身怀六甲,身受的磨难更甚于常人。入狱后不久,她便早产生下一个女孩,难友们怜爱地称其为 “监狱之花”。狱中恶劣的环境和粗劣的饮食,使母女俩的身体非常衰弱。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她向狱方索要奶粉等营养品。在遭到拒绝后,她就进行绝食斗争,难友们也积极予以配合。在大家的斗争下,终于使敌人作了一定让步。有一次,看守拿来个苹果递给孩子,孩子高兴地拿到她面前让她吃。她把头一摆说:“丢了,不要吃这脏东西!”孩子很懂事,将苹果抛到了铁栏之外。
参加 “卧轨事件”
入狱后的第二年,即1935年,尤祥斋等一行60多人,被反动当局押上火车,要转到中国的“西伯利亚”—— 张家口去,等待他们的将是更残酷的迫害。到北平的西直门车站时,倒车。她与难友们经过周密的串连,乘转车之机,高呼“反对政治迫害!”、“我们哪里也不去!”等口号,紧接着,60多人齐刷刷卧于冰冷的铁轨上,使火车无法开动。反动当局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行动,不知所措,最后被迫收回成命。直到 “西安事变”发生后,这批 “政治犯”才被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