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称邬学新在位大搞房地产 工作作风铁腕

邬学新(资料图片)
因与好友发生经济纠纷被其举报,对生活失去信心
人物简介
邬学新,男,现年58岁,汉族,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人,曾任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委副书记,韶关市武江区委副书记、区长、区委书记,2008年7月改任调研员。
广东韶关市有关部门18日公布了该市对武江区委原书记邬学新坠楼事件的调查结果。据介绍,邬学新因与其好友因为经济纠纷发生矛盾难于解决,遭该名好友实名举报其有违纪违法问题。有关部门认为,此事对邬学新打击很大,造成精神压力过大、情绪低落,心结长时间无法解开,从而走上了轻生之路。
经济纠纷好友反目
经调查人员查实,邬学新与张辉(化名)曾是多年知交好友,后来二人却发生了经济纠纷,双方多次协商未能解决分歧,关系急剧恶化。对方遂向上级纪检部门举报邬学新在担任武江区主要领导期间有违法违纪问题。
接报后,韶关市纪检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依法对张辉举报的问题对邬学新进行了调查。从纪检部门调查核实的情况来看,张辉举报邬学新违法违纪问题与事实不符,双方之间的争议属民事纠纷。有关方面为此建议双方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但双方一直未能就此达成共识。
好友举报困扰身心
据介绍,好友的举报造成邬学新身心疲惫,精神上深陷困扰。特别是与原好友反目成仇,对邬学新打击尤其巨大,令他认为世态炎凉。这些困扰导致邬学新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情绪极为低落,精神抑郁,曾多次向朋友和亲属流露出厌世情绪。
据其亲人及朋友反映,邬学新近两个月以来情绪波动很大,经常一个人唉声叹气,显得心情很烦闷。到了晚上,他经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很差。
心结难解走向轻生
该市有关部门综合以上情况判断后认为,邬学新因个人原因对生活已完全失去信心。据悉,上级部门曾经就此多次做邬学新的思想工作,并向他澄清遭人举报的问题与事实不符,还帮助调处邬学新与朋友发生的纠纷,但他一直未能解开心结,最终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
目前武江区正会同其家属妥善料理后事,家属情绪稳定。
邬学新就任武江区区长时说:
我死也要死在武江
他认识的地产老板很多
武江区政府一位领导称,邬学新在乳源和武江都有很多朋友,不清楚是哪个好友举报。邬学新在位期间,大力发展房地产,搞科技工业园开发,后来又开发了龙归,认识的地产老板很多,具体哪个老板是邬学新的好朋友就不清楚。而且,邬学新一般不出去和地产老板吃饭,即使要去吃饭,也是邬学新请地产老板。因此,这位举报邬学新的朋友应该是和邬学新关系密切、私下关系比较好的人。
退下来后叫他来开会心态很好
武江区委一位接近他的官员说,邬学新在2008年7月被免职,当时省里搞双百干部交流活动,要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交流干部,现任的区委书记苏力就是前顺德大良街道办书记调过来接任的。按照相关规定,邬学新应该在60岁退休,56岁时上级安排他下来也是正常的。“平时只有开会时,才会通知他来。”这位官员说,邬学新平时活动主要在家里,和自己朋友圈的人一起玩。平时按照规定叫他来开会时,他心态也会很好,不会因为没有了书记做就躲躲闪闪,不存在心理有很大落差。
工作敢碰硬 不惜铁腕手段
多名官员称,“他 (邬学新)工作很有魄力,干农村工作比较有经验,总有办法解决如征地这样的农村问题,而且他很敢碰硬。”
武江区委宣传部一官员说,武江区发生洪灾时,邬学新在组织救援和灾后重建上,作风过硬,得到省市领导的认可,群众评价也不错。对于邬学新在位时的政绩,多名接受采访的官员称,武江区这些年确实变化比较大。
多名接近邬学新的区政府官员称,2003年韶关市武江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邬学新为区长,在就职演说时,邬学新显得很激动,与会代表们最难忘记的是他演说里的最后一句话“我死也要死在武江!”
在很多同事看来,邬学新工作起来很有手段,甚至使用铁腕手段,也有同事认为他很难相处。据曾与邬学新共事的原武江区政府某领导介绍,“他开会就是一言堂,容不得反对意见。”在同僚们看来,邬学新的个性很鲜明,区里开大会他时常要戴上墨镜。
在位时大力发展房地产业
一位在武江区工作几十年的官员说,上世纪90年代初期,武江区经济排在韶关市几个区的最后。1996年,武江区经济发展超过商业旺地北江区。1997年,邬学新从乳源县委副书记任上调到武江区任区长。2004年,韶关市行政区划调整,浈江区和北江区合并,武江区经济发展就超过了浈江和北江之和,此时邬学新还是区长,2005年开始邬学新任区委书记,直至2008年7月被免职。
这位官员说,由于武江区的地理优势,靠近京珠高速,为了充分发展京珠高速经济带,1996年武江区就决定房地产业是龙头企业。邬学新到任后,只是乘势而上。1994年之前,武江区的人要买件背心或者牙膏,都要到商业旺地北江。1994年,武江区建政府大楼就开始重视发展房地产业。现在的武江区,除了房地产占主导地位之外,还有第三产业,大型的购物中心如沃尔玛、国美、苏宁等也都在武江区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