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恩铭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5793
本馆由[ ~9xiii~ ]创建于2010年01月25日

邓恩铭的成长背景

发布时间:2011-02-23 10:52:53      发布人: ~9xiii~

    成长和求学环境的巨大反差,激起邓恩铭“不平则鸣”的斗志豪情。为反抗阶级和民族压迫,他用鲜血实践了在南湖红船上的誓言

    邓恩铭

    生长于贵州少数民族山乡的邓恩铭,在建党之初能成为代表世界最先进思想的共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者,在当时开天辟地的一代先驱者中也是少有的特殊人物。这位水族优秀儿子走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贫寒区域,到了有外国租界的山东半岛,虽然看到了体现近代化的工厂和建筑,本人一时也成为“侄少爷”,却也同时目睹了惊人的巨大贫富反差。当地日本工厂的情况,正如他在调查报告中所述——“厂中并无吃饭之休息时间,一面摇铃一面吃饭。‘中国奴’、‘亡国奴’是日监工平常辱骂工人之名词,殴打工人则拳足交加”,“冬天则捉工人之颈,置之冷水管之下而淋之,必至鼻破血流,浑身结冰而后已,此则尤为日厂之特刑。”正是这种特定的环境,使他在“不平则鸣”的激情中走到了五四运动的呐喊行列中。他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与所见的阶级和民族压迫相结合,这更坚定了他唤醒苦难麻木的工人进行自身解放斗争的意志。靠着信念的力量,他以青春的激情参加了党的“一大”,在南湖红船上举拳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此后从学校、工矿、监狱直至慷慨走上刑场,都以满腔赤诚实践了这一誓言。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