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
【这是好友穆西晗一封邮件。】
距你离去已整半年,有时我眼前还是会晃动着你的身影。你可能不知道,我曾当着你的面前念了《心经》,还有别人,特别是lj,这个一直沉浸在悲伤中但非常勇敢坚强的小姑娘。
往事如烟,我们第一次见面还是3年前在A座讨论办活动的事情。别人评论你气质完美,确实如此。但开始打交道的时候我总在窃计你是不是那种浮夸式的社长—— 对传统文化的热心下掩盖着为了锻炼自己,以便更好找工作之类的私利。到后来慢慢的熟了,才有些惊讶,迟钝的发觉了你的才华、真诚和热心。而留在记忆里的装扮隐约是绿格子风衣,还有精致的耳坠。
不过说实话,你的心不安在那时能看出些端倪来,可能因为常被卓越所遮掩而不被注意。外柔内刚,但刚柔似乎又不相济。
还记得你的一个转折是05年柏林寺夏令营回来,身体累垮了。
然后06年听到蔡老师讲座又对你是一个振奋,在你看起来,这一定是纯净的理想之光。你怀着激动的心情去借教室的时候,团委老师很惊异——那个当年最能“磨”教室的社长又出山了。你来家里时我还问你不考虑读博?你说认识了老法师和蔡老师怎么可能再去找别的老师?
完美的事情毕竟只存在于幻想,可能一年前的庐江之行又有什么因缘破灭了这个完美。最终没有选择了么?你生在绿洲,应该听人说过和田玉中最贵的不是完美无瑕的,而是一种带斑点的。
不管怎样你竟这样走了,留给众人的却是无尽的“......”
“我”是谁?为了什么而活?也许大家多少都会受困于此吧。只是每个人不能把自己知道的部分复制粘贴到别人那里,何况也不是答案。
愿你的刚强化成文殊的利剑,断其所断;愿你的热情续起对众生慈悲的大愿,勇往直前;愿你的灵性指引般若的航船,驶向彼岸。不管你在何方,希望我们都能心安。
xihan Mu08年3月6日于斯特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