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始祖林坚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59631
本馆由[ 林漓 ]创建于2009年12月14日

始祖林坚长林赐姓

发布时间:2011-08-29 16:50:01      发布人: 林漓

  记者:人多族大、功绩卓越的台湾林姓族人,历史上留芳万世的英豪不胜枚举。我们已经给读者介绍了追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部将林凤、林杞,还有台北板桥林家和台中雾峰林家,他们不但为开发北台湾、中台湾立下了大功,还为保家卫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都是台湾林姓族人的典范。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是功臣名将,就是名门旺族,应该说是上层社会林姓族人的代表,那么在中下层百姓中林姓族人有没有杰出人物呢?

  郑坚:当然有。比较知名的有反封建斗争的农民领袖林爽文和抗日英豪林少猫。

  农民领袖林爽文

  林爽文是台湾历史上最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他是乾隆38年(公元1773年)从福建省平和县小溪乡火烧楼到台湾谋生的。居于今台中县大里乡,以赶牛车运输为生。乾隆51年(1786年),清王朝封建政府统治台湾已100余年,与大陆各省农民一样,台湾农民受贪官污吏、地主恶霸的盘剥欺压苦不堪言。林爽文受抗争农民的拥戴,领导了“剿除贪污,拯救万民”的农民起义。参加者达数10万人。全台湾泰半民众都参与了。起义军席卷全岛,堪称台湾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清王朝先后调集了福建水师、陆路提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率10余万官兵,花费上千万两军费,历时1年零3个月,才基本上将起义镇压下去。

  林爽文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杀掉了一大批农民痛恨的贪官污吏,将他们的钱财救助贫民,平抑物价,安民护耕,很得民心。这次农民起义,是全国一系列反封建农民起义斗争的一部分,轰动全国,是推动社会改革进步的正义行动。

  抗日英豪林少猫

  记者:下面请郑老再给我们讲讲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抗日英豪林少猫的故事。

  郑坚:抗日英豪林少猫呢,他世居阿猴(今屏东县),以开碾米厂为生。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武装割台时,林少猫就聚集抗日义军数百人,到台湾中部彰化、云林、嘉义参加狙击日军南下。林少猫身先士卒,带伤战斗,重创日军,立功也立了威。日军占领全台湾后,林少猫领导的南部抗日义军,从1896年一直坚持武装斗争到1900年壮烈殉国,长达5年之久。其中最著名的是1898年底,林少猫率领包括闽南籍、客籍和原住民在内的数十个村庄的1000多义军,攻打潮州城(今屏东县),血战3日,全歼日本殖民当局的署长、巡查(即警察)等官员。日军甚至不得不动用军舰和陆战队镇压,史称“潮州事件”。事后殖民当局疯狂报复,屠杀百姓2000多,遭国际舆论同声谴责。

  日本殖民当局多次“大讨伐”都消灭不了林少猫部。在内外压力下,1899年初,台湾总督儿玉亲自出面,改采所谓的“割地讲和”的诱骗手段。当时林少猫治理下的后璧林(今属高雄市)一带,俨然成为“自治区”,全岛抗日志士望风来归,常住者达四五百人,威势日兴,附近村庄反日事件蜂起。1900年夏,日本殖民者重采“大讨伐”政策,并设计诱杀了林少猫。有抗日志士41人,妇女25人,儿童10人与林少猫同时遇难。显然林少猫是在掩护妇孺百姓撤退时,惨遭日军伏击而阵亡的。

  在《马关条约》后,台湾百姓“誓不臣倭”的7年武装抗日斗争中,林少猫与北部简大狮、中部柯铁被誉为“抗日三猛”。林少猫是三猛中坚持斗争时间最长的英豪。

  文化抗争林献堂

  记者:说到日本殖民时期的抗日英豪,还有一位知名的林姓先贤林献堂先生很值得后人尊敬。

  郑坚:是的,在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50年间,前20年以武装抗争为主,而后30年转以文化抗争为主。而文化抗争的先期代表人物,当推林姓族人的林献堂先生。

  林献堂也是台中雾峰林家的子弟,与林朝栋同辈。林献堂在1920年1月台湾留学生在东京成立的“新民会”上被推举任会长,是他点燃了台湾政治文化启蒙运动的火把;1921年林献堂一面领导“台湾议会设置”运动,争取台湾民众的参政权,一面参加蒋渭水领导的“台湾文化协会”运动,任总理,促进台湾民众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1927年又支持成立“台湾民众党”,继续推动抗日斗争。

  林姓历史渊源

  记者:我们谈了这么多林氏族人的英雄故事,还没有说到林姓家族的历史渊源,是不是请郑老先生给我们谈谈。

  郑坚:与各姓族人一样,台湾林姓大多来自大陆的闽粤一带。河洛人占八成五以上,客家人占8.2%。清乾隆49年(1784年)清政府开通福建泉州蚶江与台湾彰化鹿港对渡,来往船只多达220艘。仅蚶江附近的石壁乡林氏入台者就多达千人。福建漳泉地区,陈林半天下,林姓人士入台自然特多。

  台湾林姓族人多奉1600多年前晋朝末年永嘉之乱入闽的林禄为始祖,是从江苏徐州入闽的。林姓是晋永嘉之乱入闽八大姓首姓。奉“西河”为郡望,其发祥地在山东省济南市一带。普天下林姓奉林坚为开姓始祖。林坚是3000多年前商代昏君纣王的叔叔比干的遗腹子,是黄帝的34世孙。比干官居太师,因忠谏被纣王挖心而死。周武王杀商纣王得天下后,赐比干遗腹子姓林,封为博陵王(在今河南省卫辉市、淇县一带)。林坚是比干夫人陈氏逃到叫“长林”的一处石洞中出生的。这就是“长林赐姓”的由来。今卫辉市城北15公里处,有比干村、比干墓、比干祠。台湾林姓族人有机会当莅河南省卫辉追远一番。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