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英烈之石造 母亲的“心头肉”
1956年,石造出生在湖南涟源。作为家中长子,懂事的石造自小就承担起照顾家庭和四个弟妹的责任,父母深感欣慰。但是,家中情况确实是不容乐观,于是进部队当兵就成了缓解家庭经济困难最好的路子!作为长子的石造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7岁的他背起行囊、告别父母向着未知的未来行进。
几个月后,新兵石造也曾回来探望过父母,跟父母讲他在部队的生活。石造母亲回忆,儿子跟她说过训练的辛苦,时常吐得酸水都出来,可是懂事的孩子为了让母亲放心,对训练的辛苦一带而过,仿佛那是很平常很轻松的事情。母亲怎么也没想到,那次探亲竟然成了永别!不到一年,父母便接到了石造的阵亡通知,石造牺牲的时候年仅18岁,留给父母一辈子的遗恨。
等到家里日子好过一点的时候,石造的父母将石造弟弟的儿子过继到从未娶媳妇的石造门下,亲自抚养。这都是老人家对那个年轻生命的补偿。但是,石造的母亲始终没能从悲痛中走出来,38年过去了,85岁的石造母亲李素凡每每提及儿子总是泪流满面,她也尝试去了解家国大义,她只恨命运,将如此年轻善良的儿子从她身边夺走!
今天,我们仍然无法知道在那场突如其来的战斗中,首次参战的石造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痛苦和绝望,不想去探究他是死于敌人的炮弹、机舱内的大水还是熊熊的烈火中。因为不管是哪一种,那种惨状是不能用言语来形容的,我们唯一能做的是铭记,铭记这位战士的坚强、勇敢!人民英雄石造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