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画家沈彬如先生:奔腾疾,斯人逝
清晨抱着小儿在客厅内玩耍,调皮的儿子手指着墙上的画,嚷着要“骑马马”,一番嬉闹后,我翻看桌上的报纸,在不是头版的不显眼之处一条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苏州著名画家沈彬如先生逝世”,不禁抬头又看见墙上镜框内的画,画中一匹骏马仿佛奔驰起来,将思绪带回昔日……
我一个三十不到的普通青年,并不认识沈彬如先生,即使我父母也只知沈画家大名而无缘相见,但这副墙上的奔马图却是沈先生真迹。时逢二十年前的一段故事在家父的叙述中娓娓道来:1978年秋,父母经多年相恋,已到谈婚论嫁之际,当年不似今日豪华装修,有间房子稍微整理布置一下即可。一切收拾停当,父亲总觉得刷白的屋内墙壁上缺少了些什么,一位好友自告奋勇,说认识画家沈彬如,并拍拍胸脯保证求他弄副画来。父母当时也未特意放在心上,只当笑话听过。哪知不多日那朋友又来捎话,说沈先生已答应画了,问父母希望什么内容。当时沈先生已是画马而闻名了,又正巧家母属马,就给画副马吧。
又过了一周,朋友又来了,这次手里多了副中轴,徐徐展开,只见一匹骏马跃然纸上,看着仿佛从远处飞驰而来,虽然屋内很安静,却似乎耳边萦绕着马蹄“得儿得儿”的节奏——也许这就是艺术上的传神吧。再见画轴左下方有数个字,“奔(三个牛)腾急 戊午年秋赠恩官、建珍同志 彬如”并盖了沈彬如红印。恩官、建珍乃父母名字,称同志嘛明显带着那个年代的烙印。父母取出相当于两年一个半月工资的一百元托朋友交与沈先生“润笔”,不想数日后原封不动又托朋友退回,沈先生带话,“朋友相托,不谈礼金”。
此后二十年间,家中虽数次搬迁,这副“奔腾疾”中轴却总是出现在家中客厅墙上。然而这副画命运却是“多舛”,早已变了面目——当然拜我所赐:童年时期的我不懂事,将各种花花绿绿的变形金刚、圣斗士之类的贴纸随处粘贴,这副骏马图下面空白处也未能幸免,于是出现“马踏蓝精灵、忍者神龟挥鞭策马”之奇异图案。等到我成年懂事,方觉懊恼,叹少时所为简直是糟蹋艺术,与焚琴煮鹤无异乎!所幸画中主体骏马未遭破坏,于是灵机一动,用剪刀将下部裁去,原本120*80的中轴变成了80*60,重新裱过并做了镜框,挂在了墙上,成为今日之镜像。
“爸爸,骑马马”,儿子又在叫唤,只得俯身屈膝弯腰做马状,背上的儿子竟还会“驾驾”。抬眼看着墙上的骏马,似乎我们并驾齐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