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澜将军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6031
本馆由[ 忆伟大的戴安澜 ]创建于2010年01月26日

倘若将军不是殉国于异邦

发布时间:2012-07-22 22:45:58      发布人: 忆伟大的戴安澜

以下纯属个人观点,且无任何政治立场。


类似的贴子在两年前已经出现过,当时也是有诸多讨论,当时楼主的观点是,如果师长能安然归国,或许会在接下来的内战中弃暗投明,会是另一个傅作义(我申明一点,对于傅将军我同样怀有深深的敬意)。具体理由我不太记得了,只记得这个结果。

当然,我完全能够理解持有这个观点的兄弟姐妹,基于对将军的爱戴,我们愿意给将军最美好的、最安全的结局。而且将军对我党的善意早在38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显露过,当时他提到,抗战要国共团结,胜利之后的建国也需要国共团结(原话记不清了,大意如此)。

但是,将军的选择果然会如我们所愿吗?几个关键点很重要,第一,将军从小读四书五经,《档案》最后给将军的评价是“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我个人认为,这十个字于将军没一个浪费。其中的两个字,信和忠,都是将军在戎马生涯中表现最突出的地方,最后牺牲也牺牲于忠,倘不是他执意要追随杜军长,也许还会有一线生机。第二,将军是黄埔系,黄埔系的三个特点之一,就是忠于校长。第三,当时guomindang是正规军,于将军报效国家的报负,guomindang似乎更能代表正面利益。

所以,将军真正的选择恐怕难如我们所愿。那么,假如不能如我们所愿会有什么结果?第一,象他追随的杜军长,还有情同手足的廖湘耀一样被俘,军长还是安然至终,而廖师长却是于68年被迫害致死,这个叱咤风云的一代英雄死于红小兵之手。第二,象张灵甫,这个我不愿意多说,张将军也是我佩服的人物之一。第三,象孙立人,白崇禧将军,随蒋到了台湾,却因猜忌不得善终。

再所以,我个人认为,师长英年而逝,真的是上天给他的厚爱,让一个完美的人有一个完美的结局。质本洁来还洁去,此君,只应天上有!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