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父亲
我面对父亲的遗像,不禁想起了父亲生前还留在我记忆中的音容笑貌……
记得小时候由于父母分居两地,当时的探亲假一年只有十几天。每当父亲从福州回到沙县探亲时,他一进家门我和大弟总会去搜寻父亲带回的所有东西。我找的是玩具(如塑料枪之类的东西),大弟找的却是食品,所以大弟到目前为止还比我胖的多……
1969年底父母都先后下放到沙县高桥公社杉口大队林敦村。几个月后母亲就被县委抽调去搞“小煤矿”的筹建,后又调到公社当会计时、我们家才搬出了林敦(也就是在小弟
母亲调到公社后的不久,父亲却独自一人被安排到更加偏远的阵地大队搞所谓的宣传队,记得他从“阵地”的第一次回家时,就给我带回了一个“木框竹栏”的鸟笼……
1973年落实“下放干部”政策时,母亲被调回了沙县税务局,而父亲最初也被安排到高桥税务所。不久后父亲调到了永安工作,1975年9月我们才举家搬迁永安,直到1981年初父亲因病去世……
我在父亲身边生活的时间不是很多。我们家搬迁永安后的几个月、我就又回到了沙县插队。在插队期间父亲曾到乡下看望了我两次:一次是出差时绕道去的;另一次是为我办理招干手续时去的。
我分配到沙县建设银行工作还不到两个月,父亲就生病了。直到他生病的一年半后去世为止,他留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几件事是:
1、我接到“招干录取通知书"后、承火车到龙岩财贸干校念书、经过永安时,父亲也陪我到了龙岩。第二天他离开龙岩时,将自己手上的一块他戴了大约20年的“英纳格手表”摘下后戴在了我的手上,并执意不让我到火车站送他.
2、我从龙岩财贸干校放假的第一次回家过春节的当天下午,我父亲很高兴地陪我到商场为我购买了一双皮鞋(也就是说:我穿的第一双皮鞋就是父亲买的).
3、病中的父亲每到下午放学的时候,总要“探头窗外”注视着放学的孩子们,一看到小弟放学走来了,他就急忙泡一碗牛奶等小弟走进家门时饮用;每到晚饭后,他总要带着小弟走下四楼,陪小弟上厕所.
4、父亲从福州开刀治疗后返回永安,一下火车就执意要先到学校去看望已经离别了两个多月的:当时还在念初小的小弟。他当时虚弱的身体所走过的这段路程,几乎是由我撑着他来完成的。
5、父亲临终前的两个月,我的两位伯伯与伯母分别从香港与河北到永安看望他。他当时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但他还是坚持要陪他们到“永安桃园洞”游玩。父亲与伯伯、伯母们上车前他叫我负责购买车票,但由于上车后人太多,售票员没有走到我身边,因此,我当时没有买票。当游玩结束后父亲知道了我“逃票”时,很严肃地训斥了我一顿说:“你以后不要再干这种事情了…”。
今天,我就将这些回忆献给已经不在人间的父亲了。但愿父亲的“在天有灵”,还能感受到您的儿子:此时此刻对您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