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仪器仪表研究所原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张信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31842512
本馆由[ 剑仙李逍遥 ]创建于2021年06月21日

一辈子勤俭节约,告诫后人不要铺张浪费 高工去世前一个月还在向社区捐款

发布时间:2021-06-21 22:33:43      发布人: 剑仙李逍遥

“父亲生活节俭,所有的用品、衣物都是使用多年的,他总是教导我们不要铺张浪费。父亲在后期治疗期间,他要求医生不必需的药不要开,哪怕是生病期间的费用可以报销,他说国家的钱也不能乱花。”

——张海津怀念父亲武汉市仪器仪表研究所原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张信

张信,1966年毕业于河北工学院精密仪器系,分配到武汉工作。他是“复印机”学科的带头人,从事长江—600型静电复印机主要部件设计,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柜式静电复印机,填补了国内复印机的空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成果奖。曾在武汉市仪器仪表研究所任总工程师、副所长。

获国家科技进步成果奖

1966年张信从河北工学院毕业后,从故乡天津毕业分配到武汉。他先在武汉复印机总厂工作,后来在武汉市仪器仪表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复印机生产技术攻关。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市场的需求,原机械工业部安排了武汉复印机厂等全国少数几家厂家生产静电复印设备。彼时,复印机在中国还是新鲜设备,技术相比日本等发达国家落后很多。作为“复印机”学科的带头人,他多次出国考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张信善于思考,在武汉市仪器仪表研究所任总工程师、副所长期间,带领大家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研制出多项新产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成果奖。1998年,张信荣获武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武汉技术经济咨询专家库(机械设计与仪器仪表技术专业类)专家证,经常参加市内重大项目招标、评标工作。

重病期间不忘帮助别人

2020年3月20日,张信因病辞世,享年78岁。安葬在龙泉山脚下孝恩园,墓志铭上刻着“满腹文采,静观世事,一身傲骨,淡泊人生,勤俭持家,福泽子孙,音容宛在、笑貌长存”。

张海津说,正如墓志铭上的话,父亲的身上一直保持着知识分子的本色,他一生为人光明磊落、一身傲骨。张信不管身居何职,从不滥用权力谋取个人利益,反而经常为基层职工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困难。

张信退休后,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社区党员活动,担任过楼栋长,多次向社会捐款,即使在去世前一个月重病期间,仍不忘让孩子代他向居委会捐款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人。

告诫后人不要铺张浪费

张海津说,在家里,父亲话不多,很少谈论他工作上的事情,但这并不影响父亲对他的言传身教。“父亲生活节俭,所有的用品、衣物都是使用多年的,他总是教导我们不要铺张浪费,要把钱用在刀刃上。”

张海津对记者说,父亲有着坚强的意志,晚年他得知自己的病情难以治愈,一面积极配合治疗,一面劝慰后人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要过于担心。“父亲在治疗后期,要求医生不必需的药不要开,就算费用可以报销,他也一再对我们说国家的钱不能乱花。”

在单位,张信是学科带头人;在家里,他是家庭的顶梁柱,为一家人遮风挡雨。张海津回忆,父亲对母亲关爱备至,为了母亲练成了一手烧菜的好手艺;每次家中有需要决策的事情,父亲总是分析利弊、以理服人。

张海津动情回忆,“当年为了帮助我准备婚房,父亲不顾60多岁的年龄,坚持守在装修现场,每次我劝他回家休息,他总说没事。装修完后,父亲累瘦了10斤。”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张海津说,父亲是一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一生进取拼搏的精神、扎实求真的科学态度、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乐于助人的崇高品德、理性冷静的坚强意志,为儿孙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