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颖陶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32208031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2月08日

活动年表

发布时间:2010-12-08 10:14:24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937年4月21日,农历丁丑年三月十一日:程砚秋组秋声社
  程砚秋组秋声社,社长吴富琴。程砚秋与王少楼并挂头牌,成员有曹二庚、慈瑞泉、李四广、侯喜瑞、程继先、鲍吉祥、哈宝山、李多奎、苏连汉、钟喜久、钟鸣岐、扎金奎、俞振飞、刘永利、张蝶芬;司鼓白登云,琴师周长华、任志林,大锣高文诚,舞台监督高登甲。不久昆曲音乐家韩子和亦加入,俞振飞八月份脱离返沪由顾珏荪易之。张春彦代鲍吉祥和哈宝山,慈瑞泉年迈以慈少泉继之,以孙甫亭代已故老旦文亮臣;当年新搭入的有叶盛茂、李克昌。
  编剧事宜虽由金仲荪先生统筹,由于金主持中华戏校、戏曲研究所和《剧学月刊》常务,势难分身,遂先后延聘杜颖陶、陈墨香,特别是翁偶虹先生参与新剧的编撰工作。
  1949年1月,农历戊子年:秋声社重组
  北平和平解放。程砚秋的秋声社成员除原有的老伙伴张春彦、高维廉、卢邦彦、孙甫亭、慈少泉、李四广、林秋雯、苏连汉外,新加入的有杜颖陶、李丹林、贾松龄、李盛芳,司鼓白登云,琴师钟世章,二胡由夏奎连代任志林,三弦高文诚,月琴吴玉文,大小锣刘奎海、陈文荣,大部为秋声社老班底。
  1950年7月,农历庚寅年:程砚秋二次赴西北调查戏曲
  程砚秋轻装和杜颖陶、胡天石、李丹林自徐州出发二次赴西北调查戏曲。行程数千里,历时四个半月。砚秋此次大西北之旅的重要收获之一,即是在南疆首埠喀什发现一位硕果犹存的维族老音乐家哈西木先生,只有他尚精通穆卡木十二套古曲,砚秋及时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王震将军和邓立群同志,后来将哈西木老人接到迪化妥善安置,即时录音,从而将隋唐时代燕乐中的疏勒之部,北宋以来已渐失传的维族传统古典瑰宝抢救下来。
  1951年2月,农历辛卯年:秋声社赴中南及大西南地区演出及调查
  本年2月至9月的8个多月当中,程砚秋的秋声社赴中南及大西南地区,先后演于武汉大众剧场、中南剧院,重庆一川戏院和昆明劳动剧场。其中为捐献抗美援朝飞机演义务戏多场,筹款二亿元,为宜昌胜利剧团建设新剧场基金捐款二千九百万元,回程时在汉口为志愿军荣誉军人演慰问戏十一场及各地观摩招待晚会多场,而砚秋和杜颖陶先生的大部时间和主要精力仍然放在对汉、楚、越、川剧、巫师戏、滇剧及云南花灯等地方戏曲的学习和调查研究上面,收获颇丰。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