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乡愁
姑妈离开我们快一年了,有时候想写点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
对于姑妈的记忆始于小学,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中国还很贫穷。家父和他的兄弟姐妹们感情深厚,虽然距离遥远,但定期书信问候和相互帮扶。第一次听说“芝麻开花节节高”这句话,是家父给我念姑妈来信中对我期末考试成绩进步鼓励的话。
我小学的第一套系统课外读物是姑妈寄来的1979年《东周列国志》白话版,幽王烽火戏诸侯、伍子胥微服过昭关、美人计吴宫宠西施、卫鞅变法、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田忌赛马等等故事拓展了一个小学生的眼界。
2009年我在北京进修期间,因为H1N1禽流感疫情和姑妈在一起隔离,拉家常摆龙门阵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岁月匆匆,那堪回首……
2009年结束北京学习回成都,11年每周周末会和姑妈电话问候。成都亲友住院,姑妈会通过我送去慰问金。小辈金榜题名,姑妈会资助学习。亲友有困难,姑妈会慷慨解囊……但姑妈自己生活却非常节俭。
周末,似乎还想拨打010-66511xxx那个电话,成都的豌豆尖、青菜头、耙耙柑和豆腐乳等等,那些舌尖上的乡愁……
《行路难?夏梦寒》
君举必书史慎言,
勤劳心事汇尘编。
左言尚书右春秋,
南绣蕙心北汗青。
扶倾疏财俭家风,
古今悲欢叹离合。
愿姑妈在天堂没有病痛和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