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宝珊,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与第三任妻子吴维翘的孩子
![]() |
![]() |
![]() |
时隔6年之后,唐绍仪之幺女唐宝珊再次踏上故土。尽管只是短短的三天,祭祖、重游故居,走亲访友,一样都没落下。今日上午唐宝珊自九洲港乘船去往香港,乘机返回澳大利亚。
印象1:倔强
已82岁高龄的唐宝珊,更喜欢被称作唐姑娘、唐小姐。她常告诉亲友:“要忘记我的年龄”。但辈分放在那里,不少宗族人仍会尊称她为婆婆、姑婆,每逢此时,她就会装作未听清而忽视或含糊应对,脸上势必流露出不愉快的表情。
昨天中午,珠海市博物馆在吉大某酒家宴请唐宝珊。唐宝珊作为贵客却执意不肯坐主客座,仅是在上菜位拉了一张凳子坐下,众人劝她皆无用,曾任香洲区侨务局局长的卓永芳只好顺了她的意思,“你想在哪里就在哪里,上菜位可以再换!”唐宝珊才坐定,却发现儿子曹国雄坐了主客座,她绷脸,压低嗓子责备道:“你怎么能坐上座?!”搞得年纪也不小的曹国雄尴尬换位。
对于自己的独生子,唐宝珊表现得十分严厉。她的双脚不灵便,但在所有行程里,执意要儿子曹国雄一人推轮椅、提手袋。曹国雄很是无辜地悄声告诉记者:“妈咪太严格了,总是有很多要求,但是我又做不到……”
每每上台阶,总有随行者主动搀扶唐宝珊,但她总是沉着脸拒绝。侄子曹国良深谙唐宝珊的脾气,出声缓解冷场:“让她自己走吧,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博物馆工作人员抢先把午餐的单买了,离开酒家时唐宝珊悄悄拿出数张百元澳币,托自己的至交、唐家文史专家唐观挺“还钱”,她的倔强气场十足。
印象2:博学
昨日午宴有一道菜:海胆蒸红豆,唐宝珊筷子夹豆,脱口吟出“红豆生南国”,在场十多人默契地接龙:“此物最相思”。
曾任香洲区侨务局局长的卓永芳多次接待唐宝珊返乡,两人关系甚为亲密,在她眼里唐宝珊是名副其实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记忆力超人,现在唐绍仪故居里陈设的有百年历史的德国钢琴就是唐宝珊幼年弹奏过的。
曾任珠海市侨务局局长的李清去年到澳大利亚出差,特地探访了唐宝珊,顺便转达了唐宝珊的至交唐观挺对其的问候。唐宝珊随手撕下一张小纸条,借用岑参《逢入京使》中的一句诗,改编成“马上相逢无纸笔,凭清传语报平安”赠还唐观挺。
旅澳多年,唐宝珊仍保持着说粤语、写中文的习惯,每年新年,她都会亲自写贺卡,寄给朋友,唐观挺至今保留着11年前收到的唐宝珊寄给自己的贺卡,“承赐乡音,顿觉 思 乡 ,乡 根 乡 情 ,万 里 千 山 总 为情……”
唐宝珊幼年随母迁居香港,随后又移民澳大利亚,鲜有机会接触中国古典文学,仍能有如此深厚的文学功底,主要源于幼年时期接受的家教。儿子曹国雄也透露称家中并无唐诗宋词类经典文学藏书。
印象3:慷慨
唐宝珊乐善好施,每次返乡要么捐资助学要么捐赠文物。2005年,唐宝珊向唐家湾中学捐赠了6万港元,助其筹办图书馆,另外还捐助港币3000多元,贴补老人活动中心和唐家湾侨讯经费。
昨日上午,唐宝珊与几个亲友到珠海市博物馆参观 ,特 地 又 看 了 看 她1993年捐献出来的与父亲唐绍仪有关的两件文物,“钦差议约全权大臣银牌”和“军政府南北议和全权总代表印”,这两件文物也是珠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钦差议约全权大臣银牌”是唐绍仪1904年以钦差大臣身份,远赴印度与英国就西藏问题进行谈判并取得成功后,朝廷赐予的一块赏牌,在外交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唐绍仪曾经穿过的八龙袍,唐宝珊也一并捐给了珠海市博物馆,尽管曾有人开价200万元(人民币)向唐宝珊购买。
实际上,唐宝珊经济并不优越,她在结束法国护理学习后,在香港某医院做了30多年护士长,一直到退休。她的先生曹培庆是医生,但已在2008年离世,独生子曹国雄因身体问题,至今未婚,也没有工作,孤儿寡母在澳洲相依为命,靠领取退休工资生活。
趣闻
每次返乡必定要吃紫薯
昨日早上,唐宝珊与亲友相聚于望海楼,她的至交、唐家文史专家唐观挺特地带了唐家荔枝,唐宝珊甚是欣喜,“反客为主”为在座的亲友分发荔枝,自己也陆陆续续吃了十余颗。
见她吃得开心,唐观挺告诉她,端午即将来临,特地为她准备了一些家乡茶果,还有那兜粽。她笑着说,那兜粽好,在澳洲吃不到。
用餐期间,服务员端上一碟白灼菜心,她微微尝了一口,“家乡的菜心味道好。”见没有紫薯,唐宝珊特地问服务员“怎么不见紫薯。”卓永芳打趣她道,唐宝珊每次返乡,不找鱼翅燕窝,必定要吃紫薯。唐宝珊儿子曹国雄称,澳大利亚很少有紫薯,她很怀念家乡的紫薯味道。
八卦
这次返乡是为了解决故居产权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里,唐绍仪故居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唐绍仪的孙子之一唐景昙去年携95岁的母亲从苏州回到珠海,称自己无房居住,希望拿回祖屋产权。唐景昙的妻子自行在故居辟出了一个房间居住,并把故居大院开辟成菜地,并锁住了大门禁止任何人进入参观。
其实,早在三十多年前,唐绍仪的遗孀吴维翘,即唐宝珊的母亲,在返回故乡时,已将唐家共乐园和唐绍仪故居(包括“望慈山房”)捐献给珠海市政府。两处遗址分别在1987年和1994年被珠海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出资修缮
得知故居被唐景昙擅自关闭后,年迈多病的唐宝珊特地从澳大利亚返乡,希望能够帮助相关文物单位解决此事。前日下午,唐宝珊约见了唐景昙,诚恳表达将故居托予政府保护的心愿。唐景昙未予答应,只口头表示将与妻子再作商量。
揭秘
唐家也有一个“桃姐”
由刘德华与叶德娴主演的《桃姐》一片,以其触动人心的主仆情感动无数观众,其实,这样的主仆温情在唐家也出现过。
昨日上午,唐观挺从《唐家湾侨刊》中找出一张唐宝珊家人的合影,指着其中一位侧身站在前排,身穿旧式大袖口服装的中年妇女说,“这是四姐,曾在唐家做了几十年的佣人。”
唐宝珊之母吴维翘原是广东顺德一大户人家的闺秀,四姐正是她嫁入唐家时带过来的贴身侍女。唐观挺及唐绍仪的曾外孙胡俊均称见过四姐,夸其做事利落,擅粤式烹饪,深得吴维翘喜欢,一直都把她当作家庭成员看待。
上世纪90年代,吴维翘在香港病逝,唐宝珊随后移民澳大利亚,卖了位于香港清水湾的大宅,换了一套小宅,请了护工照顾四姐,一直到其终老。其实,在唐家人眼里,四姐就是桃姐,唐宝珊就是R oger(剧中刘德华扮演者)。
人物介绍
唐宝珊,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与第三任妻子吴维翘的孩子,在兄弟姐妹中排行十三,外人习惯称呼其为十三小姐,1996年被评为珠海荣誉市民。
背景介绍
其父唐绍仪(1862-1938),唐家镇唐家村人,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曾任驻朝鲜汉城领事、驻朝鲜总领事、清末南北议和北方代表、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等,1938年9月30日被刺杀于上海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