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遗梦》:奉劝天下夫妻,能过就好好过,你渐渐就会发现,不管跟谁结婚,本质都是学会跟自己过(二)
人到中年,最怕的是灵魂无处安放
弗朗西斯卡,出身意大利一个传统家庭,婚前曾是一名中学老师,有梦想、有激情、有文化。
战争期间,她认识了美国大兵理查德。
为了稳定的生活,她嫁去了异国他乡。
从此,告别了课堂与自由,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
她每天的生活被厨房、洗衣机、牛奶和玉米田填满。
丈夫诚实可靠,却不懂得浪漫与倾听。
孩子们健康成长,却从未真正了解过她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直到那年夏天,一位摄影师误入了她的生活。
他叫罗伯特,四处拍摄美国老桥的摄影师,为了工作途径她所在的小镇。
那几天,弗朗西斯卡的丈夫和孩子都外出旅行。
于是,她为罗伯特指路,带他去拍摄罗斯曼桥。
两人从最初的陌生寒暄,到共享晚餐、闲谈人生,只用了短短几个小时。
他们谈文学、说旅行、讲各自的故事。
罗伯特理解她的不安、尊重她的选择、欣赏她内敛中的热烈。
他让她重新回忆起曾经那个有思想、有表达、有激情的自己。
最动人的一幕,是罗伯特递给她一根烟。
这根烟,在别人眼里是禁忌,是坏习惯,但在罗伯特眼里,它是一个信号——我懂你。
那一刻,弗朗西斯卡不是谁的妻子、谁的母亲,而是一个被理解的女人。
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曾说:
“人真正想要的,从来不是解决,而是被理解。”
当一个人长期被忽视、被否定,她最渴望的,是哪怕一次真正的灵魂相遇。